第六百六十二章 请诸君,为本王赴死!(1 / 3)

魔临 纯洁滴小龙 2677 字 2023-01-07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行辕内,一下子陷入了沉默。</p>

在请奏这件事时,李寻道特意要求屏退了左右,所以,此时帐篷内,只有六个人。</p>

一个,是李寻道,一个,是姚子詹;</p>

坐在龙榻上的官家,还有站在官家两侧的百里剑以及百里香兰。</p>

另外,还有一个人,看不见,但必然存在。</p>

可惜了,</p>

平西王爷此时不在这里,若是他看见了这一幕,大概会挺起胸膛对身边人道:</p>

看,我不是最怕死的一个!</p>

原本,陪同官家一起出来的其他大臣,以及这支禁军的其他将领,全都不在这里。</p>

“呵………呵呵………”</p>

失神已久的官家,笑了起来。</p>

他在笑,但在场的其他人,没一个敢笑。</p>

上京,可能没了;</p>

但官家本人,仍然在这里。</p>

“寻道,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办?”</p>

官家没有治罪李寻道的意思,虽然这一出的谋划,是李寻道草拟的,但拿主意的,还是他这位大乾官家。</p>

可能这位官家在兵事上确实是有所欠缺,但在其他方面,已经是极为优秀的了,他愿意面对现实,也能很快地接受现实,不会浪费情绪去歇斯底里,更不会红着眼将自己的脑袋埋进沙坑。</p>

“官家,燕虏兵少,就算是拿下了上京,作为入侵者,也不可能守得住,此时禁军回撤上京,收复国都,是理所当然的事。”</p>

李寻道回答得很平静。</p>

自古以来,国都本就不好守,越大的城,就越是难以实现在军事角度上的保证。</p>

故而,平西王府所在的晋东奉新城,在扩建了新城后,其四方,被特意做了留白,空****得可以打高尔夫球,人口也被刻意地控制住了,并未盲目地往里进行充填,迄今为止,城外也就一座葫芦庙,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最大可能地保证这座城池在军事防御上的属性不会被削弱。</p>

同理,</p>

燕人就算拿下了上京城,在现有的兵力下,想守,也很难,甚至是近乎不可能。</p>

官家眨了眨眼,</p>

目露沉思。</p>

身为一国之君,他比谁都清楚,都城,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p>

这还不同于楚国上次被靖南王焚了郢都,那一次,楚皇颇有一种借刀杀人的意思,更是早早地将他选定的官员、军队、国库等等,提前做出了转移。</p>

而上京城,却是原汁原味地放在了那里。</p>

但,</p>

官家并未马上下令回师,</p>

而是问道:</p>

“朕所在的这支禁军,要是回撤上京,那眼下正出于我四路大军所包围的那面王旗,还能摘下来么?”</p>

李寻道摇摇头,道:“回官家的话,禁军要么不撤,要撤,就必须全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军可以稳扎稳打地拿回上京城,只派遣部分回去,可能还会出事。</p>

禁军一撤,其他三方面兵马,北羌骑兵本就懒散,无法真正地做到约束,韩亗那里早就不动如山,祖家那三万新军会被身边的厢兵拖累;</p>

也因此,四围一,想转变成三围一,必然会出现很多漏洞,那面王旗,就可以从容地找准机会钻这个口袋。”</p>

官家点了点头,</p>

而后,</p>

手掌贴在了面前的御案上,</p>

道:</p>

“若是上京已经丢了,早收复晚收复,其实,都无所谓,该丢的面子,早就丢了,该死的人,也早就死了。”</p>

此言一出,</p>

在场所有人的神色都为之一变,很难想像,这话会从官家的口中说出来。</p>

“当年,那位平西王还是个小将,指着朕的鼻子,说朕不通兵事;那时的朕,完全可以命人轻易地捏死他。</p>

甚至,香兰的剑,曾从他脖颈边划过,就差那么一丝。</p>

但朕没有那么做;</p>

朕后不后悔呢?</p>

后悔,</p>

朕,很后悔!</p>

朕相信,楚国那位,也一样地后悔,他曾和那位同乘一辆马车,甚至还吟诗作赋,呵呵呵。</p>

结果,抢了他的妹妹,给予了他楚国,一次次地羞辱。</p>

寻道,</p>

你是藏夫子的关门弟子,</p>

你说,</p>

这世上是否真的有一种人,他就是潜龙在渊,他就是命好,他就是能舞腾起来,纵身化龙?”</p>

“官家,臣已入仕,既然下了山,就不再言山上事。”</p>

“对,是朕为难你了。”</p>

身为朝堂上的相公,怎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动辄算命说什么天命运数。</p>

哪怕乾国炼气士之风再盛行,但朝堂上的官员们,还是要脸的,不至于荒唐到那种地步。</p>

“砰!”</p>

官家的拳头,砸在了御案上。</p>

“但朕就觉得,那位平西王,那个郑凡,他就是有这种气运的人,这种人,甚至可以改变国运!</p>

朕当初错过一次,</p>

这一次,</p>

朕不想再错过了!</p>

朕清楚,</p>

朕明白,</p>

朕甚至可以想象到一年后,两年后,五年后的自己,</p>

再回忆今朝,朕只顾着去收复都城而让他跑掉后,朕依旧会悔恨于今日的抉择!”</p>

官家的声音,越来越低沉,但话语,却越来越清晰:</p>

“先前朕不懂,但现在,朕是看明白了,他,这是以自身为诱饵,来将朕的大军,吸引过来,好给他的主力,迂回绕后的机会,是么寻道?”</p>

“官家英明。”</p>

“朕不英明,朕很不英明,若是提早洞悉了他的目的,真会优先保住上京,那是朕出生的地方,是整个大乾整个诸夏,最美的地方。</p>

但现在,</p>

既然事已至此,</p>

你李寻道说了,上京怕是守不住的,那上京的太子,上京的皇后,上京的臣民,怕是也得遭受劫难了。</p>

但朕却忽然觉得,值得。</p>

不是朕在捡好听的在说,也不是朕在故意地给自己找台阶下,一个皇帝,把国都丢了,这是奇耻大辱!</p>

但朕现在真的认为……</p>

不,</p>

是他算错了一件事,</p>

他算错了自己,在朕心中的地位!</p>

在朕的心里,</p>

他比上京,还要重要!</p>

国都丢了,可以再建!</p>

民心散了,可以再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