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十日!(2 / 3)

魔临 纯洁滴小龙 1660 字 2023-01-07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宫廷大宴上,大燕皇帝陛下忽然吐血。</p>

对于大燕的官员而言,仿佛给喧闹欢庆的今日,加上了一笔浓重的阴霾;</p>

一位真正的至尊皇帝,其实臣子们,是不喜欢的。</p>

虽然大燕不是乾国,但大燕的官员们,其实真的很羡慕乾国的同行们,大乾,当真是一个令士大夫令官员所向往的美好国度。</p>

但大燕的臣子们,也早就已经习惯了龙椅上的那位主宰,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给百姓的安全感,同时,也给百官们带来了一种稳定。</p>

人,就是这样子的一种复杂存在,很多大臣选择支持太子,是因为太子仁厚,相较而言,六皇子在行事和手段上,真的太像曾经的陛下了。</p>

但他们还是不愿意这位陛下就这般离开的,只能说,这是被天子用皮鞭鞭挞出的依恋之情吧。</p>

而对于那些外国使臣,以及潜伏在这座都城的各家暗桩而言,则无疑是一条天大的喜讯。</p>

他,</p>

终于不行了,</p>

感慨一句天下苦燕久矣,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p>

大燕,原本是东方四大国中,土地最为贫瘠,人口也相对最少的一个国度,看似广袤的土地,实则很多区域并不是很适合人居住和耕种。</p>

而且,曾经的大燕还门阀林立,藩镇割据,那一座镇北侯府所在的北封郡,近乎成了国中之国。</p>

正是因为这位皇帝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大燕的版图,快速地扩张,大燕的铁骑,也让整个东方闻风丧胆。</p>

有些皇帝的伟业,得益于奋几世之余烈,亦或者是继承了丰厚的家底,想做事时,自然就方便得多。说其功,必分于祖。</p>

但燕皇不是,不是大燕成就了他,而是他成就了大燕。</p>

这样一位皇帝,对于邻国而言,自然早早地亡故才是最好的,否则,谁都不知道要是老天爷再给他十年,东方,整个天下,将变成何等格局!</p>

不过,在后半夜,宫内传出了消息。</p>

一,是陛下身体无恙;</p>

二,明日的大朝会,召开。</p>

一是没人会信的,但这个“二”,让不少燕国官员长舒一口气,也冲淡了不少使臣先前的激动和喜悦。</p>

大朝会召开,意味着皇帝必然会亲临,皇帝的身体,还能继续撑下去。</p>

使臣们心里,颇有一种失落的感觉;</p>

这位帝王,</p>

怎么还没死!</p>

但不管怎样,</p>

江河,依旧在继续流淌;</p>

只要大朝会继续,那么先前早就积攒在那里蓄势已久的暗流,依旧会冲向那既定的方向。</p>

这已经不是一个派系的领导者所能够决定的事了,他,也无法阻止。</p>

因为今晚皇帝的状况,</p>

其实比六爷党的六爷,于宴会上试图压过太子以发动讯号更为让他们激动。</p>

这里的激动,不是喜悦,而是……迫切。</p>

总攻,</p>

必须要打了,因为皇帝的身体,已经没有丝毫遮掩地呈现出其虚弱;</p>

一旦没有在皇帝驾崩前,将太子扳倒,那么当皇帝驾崩后,太子,将自然而然地登基。</p>

太子党,等得起,确切地说,太子党,其实一直都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等。</p>

对于六爷党而言,</p>

胜败,</p>

就在明日,</p>

没有其他余地了!</p>

……</p>

按理说,</p>

父皇身体出了意外,这些做儿子的,必然会陪侍在身侧,在这个时候,无论谁想隔绝中外,都必然是千夫所指。</p>

甭管哪个国度,在应付因帝王身体原因而导致可能会出现的权力真空时,其实都有一套应急机制,以确保不会被别有用心者从中翻覆。</p>

但当魏忠河拿出圣旨,让皇子们都各自回去歇着准备明日的大朝会时,皇子们,全部选择了遵从。</p>

一是因为魏忠河是父皇亲信,就连皇子们都不敢相信魏忠河会背叛父皇;二则是不管怎样,明日大朝会父皇是会出来的,如果没出来,那再议不迟;</p>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概就是皇子们自己也清楚,自己父皇的身体,其实早就很差了。</p>

可偏偏……</p>

父皇硬挺了这么久;</p>

狼来了的故事,用在自己爹身上,忽然也变得极为合适。</p>

在没确信自己父皇真的驾崩之前,你提早地跳了,那真的是自己赶着趟去找拍。</p>

所以,</p>

无论是太子还是六皇子,</p>

都没有对这道圣旨有任何的疑议,更没有嚷嚷着要去见父皇,或者喊着我是皇子,凭什么现在不能去见父皇云云。</p>

久病床前无孝子,</p>

剩下的,</p>

只有现实。</p>

就是在民间,老人即将离世前,女儿,往往会哭泣,因为女儿分不到家产;</p>

儿子们,则面容严峻;</p>

干嚎个几下,意思意思也就罢了。</p>

毕竟得留着力气,接下来争产业了。</p>

……</p>

小七是住在宫里的,作为燕皇最小的一个儿子,一直没有被派去皇子府邸居住。</p>

当然了,现在的皇子府邸,未免有些过于冷清了。</p>

老大有自己的侯府,老二住东宫,老三住地下,</p>

老四现在几乎住兵营,老五人在颖都,老六是自己的王府;</p>

放小七出去,住皇子府邸,也就只有他一个人。</p>

而也不知道是故意对自己这个小儿子厚待一些还是单纯地遗忘,</p>

燕皇没主动提起这件事,</p>

外臣和宫里,自然没人会主动去提起或者拿出这茬,也因此,七皇子姬成溯现在依旧住在自己母妃那里,确切地说,是淑香苑的隔壁一座院子。</p>

今日燕皇宴会上吐血的事,对于臣子们而言,无论燕国还是外国,无论何种情绪,其实都出自于国家的考虑;</p>

但对于这些后宫的妃嫔们而言,则是真正的晴天霹雳。</p>

一代新人换旧人,燕皇驾崩后,新皇登基,无论新皇是哪个,她们都将搬离出宫。</p>

因为,眼下最有可能竞争皇位的那两位……他们都没妈了。</p>

按理说,新皇登基,为了推行孝道,哪怕自己的生母不在了,也会在尊奉一个皇太后出来。</p>

要么,是抚养过新皇的太妃;</p>

但六皇子是早早地自己住进皇子府邸,很长时间以来,都是荒唐王爷的做派,别说抚养了,宫内的妃子们因为当年闵妃的原因也因为六皇子自身的原因,基本和这位皇子没什么联系;</p>

太子则一直由皇后抚养,没人去敢和皇后争夺这个权力,而皇后薨逝时,太子早就成年了。</p>

没有养恩加持,</p>

那么就得从身份最贵重的太妃里选一个出来;</p>

然后,</p>

最尴尬的来了;</p>

皇后薨逝后,燕皇并未再立新后,所以,现在后宫中品阶最高的妃子,是于去年册封的明贵妃。</p>

而明贵妃,是三皇子的生母。</p>

这位明贵妃自三皇子那天护驾身亡后,直接将自己封闭在了宫苑内,吃斋礼佛,不见外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