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都的三座城门,被拿了下来,留有一座放在楚人手中。</p>
毫无新意却又往往很好用的围三缺一,至于留出的那个城门,外头,早就布置好了磨刀霍霍的靖南军。</p>
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田无镜并不知道,也懒得去知道。</p>
当他率军杀到这里时,</p>
这座城,这座皇都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现在的他,只是在走一个流程。</p>
看看那位,</p>
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压轴的菜。</p>
这座城,现在是慌乱着的,但靖南王所行之处,却又无比的安静,冰与火,在这里,泾渭分明。</p>
皇城在前,</p>
这高耸的城墙,这威严的宫门,这一片望下去整齐肃穆的阶道,极大程度地,还原了当初大夏还在时的气派景象。</p>
楚人好复古,尊古礼,从何而来?从大夏来。</p>
相较而言,</p>
无论是燕晋亦或是后来建立起来的乾,除了名义上都自奉为诸夏的传承者,宣扬诸夏正统在我外,其实三国对于大夏的礼法和规制,早就改得不像样子了。</p>
口中喊的是大夏天命,其实心里,早就将此当作一门赚吆喝的生意。</p>
皇城外,有一道巷子,巷子一侧是皇宫,另一侧,则是一座王府。</p>
此时,</p>
王府紧闭,</p>
里头,</p>
应该是有人的。</p>
田无镜不知道这座王府到底是谁家的,但想来能够毗邻皇宫住着,祖上应该曾极为光辉过。</p>
但,</p>
现如今,</p>
当燕人的马蹄已经踏在了皇城的阶面上时,这座王府,却保持着沉默。</p>
而今日,</p>
沉默,</p>
才是真正的主题,</p>
能发声的,敢发声的,才是少数。</p>
其实,</p>
今日若是换做其他燕军将领打入了郢都,就绝不会这般冷清。</p>
尤其是在高层贵族发现他们的王上人很可能已经不在皇宫时,贵族们识时务的一面就会体现出来。</p>
因为大楚贵族的真实底蕴,不在郢都,而在地方上的封地。</p>
他们其实还有谈买卖的本钱,燕皇马踏门阀传递出的是一种君主中央集权的理念,降服大燕,并非意味着你会马上被清算,但下一代燕皇呢?再下一代呢?</p>
贵族们反抗燕国,是因为以他们的政治头脑,早就看清楚了大燕到底准备走什么样的路;</p>
一边,是世袭罔替的大贵族;</p>
一边,是下一代最晚下下一代就会被清算终结的富贵。</p>
如果有的选,</p>
你会选哪个?</p>
但眼前,很多家的家主或者家族精华,本就在郢都里,要真这般被一锅端了,或者说,现在自己就没了和选择下下一代再没?</p>
你又会选哪个?</p>
当事不可为时,</p>
还是选择先活下来再享受享受,不再去顾死后洪水滔天了。</p>
可偏偏为什么打进皇城的,是燕国的南侯?</p>
一个自灭满门的魔头,</p>
一个在玉盘城下屠戮四万青鸾军的杀神,</p>
怎么降?</p>
如何降?</p>
跪伏在他面前摇尾乞怜,</p>
再等他轻飘飘的一句“尽诛之”么?</p>
若是今日,</p>
不是靖南王来,而是平野伯来。</p>
以平野伯大楚驸马的身份,</p>
贵族们在看清楚风向后,固然,会有一大批“遗老遗少”选择于大楚殉葬,但绝多数还是会上来套近乎。</p>
说到底,</p>
也算半个自家人不是?</p>
楚人不是不懂得热情,也不是不会热情,而是面对靖南王,他们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热情。</p>
故而,</p>
这座城现在分为两个较大的派系,</p>
一派,已经在组织逃难了,从那座城门出去,但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都清楚,这是一条死路。</p>
燕人甚至省去了挨家挨户搜罗的麻烦,直接在旷野上几个冲锋就能完事儿了。</p>
另一派,则叫不动如山派。</p>
投降不是,死命抵抗也不是,就这般坐着,喝喝茶,装作一副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变色的样子。</p>
浪漫嘛,</p>
就是要会装,</p>
装样子,</p>
谁不会似的?</p>
只要今朝不死,他日,就又是一桩美谈。</p>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座城,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可以去左右它命运的两个人,早就不在乎了。</p>
“馄饨,卖馄饨喽!”</p>
巷子口,有一个馄饨摊。</p>
摊位不大,没座位。</p>
后面,插着一面旗,上面写着“吴记”。</p>
每个国家的皇城外的巷子里,都有老字号。</p>
但不是有铺面的老字号,而是摊位。</p>
上朝前,大臣们自然得起早到宫门口候着,难免肚内饥。</p>
所以,命下人去巷子口买一些吃食过来垫垫饥自是首选。</p>
不是不能从家里带,但从家里带的话,一是少了热乎劲儿,二则是轿子里或者马车里吃东西,摇摇晃晃的,不方便且容易弄脏朝服。</p>
至于说上朝带着厨子和食材过来,那太招摇。</p>
哪怕一些大贵族家里良田万顷,奴仆无数,但在皇城下,依旧得保持一下“一贫如洗”的体面,千百年来,这是为官的必备素质。</p>
所以皇城巷里的这些小摊小贩,就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p>
当然了,不要以为这些小摊小贩就真的是小摊小贩。</p>
能在这里摆摊的,</p>
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摊位卖饼或者烙子的,其背后的能量,都大得很,普通的摊贩可付不起这里头的摊位费。</p>
首先,凤巢内卫会审核在这里摆摊的摊贩,审核他们的背景,否则真要弄出个谁下个毒毒死了一群大员岂不是闹出天大的笑话?</p>
二来,皇城巷的摊位,都得竞标的,也算是凤巢内卫的外快之一,在这里,卖早食的,背后都插着旗帜,都是郢都城内的大酒楼百年老店。</p>
靠卖早食,肯定回不了本,你卖得再贵也不可能回本,但因为吃的都是那些朝臣,所以这个广告,这个面子,你得做,你不做别人就会做。</p>
不过,</p>
今日不上朝,也不是这个点,就算是上朝也是这个点,也没摊贩敢出来在这里支起摊子。</p>
可偏偏,一个馄饨摊,就出现在了这里。</p>
下面,是小炉,烧着炭,案子上,有刚包好的馄饨,大的小的都有,各式调料也都备齐了,可以根据主顾的口味加。</p>
摊主是一个中年男子,系着围兜,许是常和面粉打交道的关系,所以整个人看起来有些白。</p>
其背后的吴记,其实是老字号了。</p>
很多朝臣听自己的老前辈就说过其刚上朝时就吃过吴记的馄饨,</p>
也有好事者觉得这馄饨味道不错,就去找寻这吴记到底是郢都哪家铺子在这皇城巷支起的门面,但都一无所获。</p>
吴记,似乎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卖馄饨的小摊贩。</p>
但傻子也清楚,这不可能。</p>
但既然查不出,就没人会再继续查下去。</p>
凤巢内卫既然让人在这里卖馄饨卖出了个百年老字号,自然有着他的道理。</p>
今日,</p>
吴记又出摊了,</p>
只可惜,</p>
面前黑压压的一片,不是上朝前的大楚朝臣,而是燕人。</p>
“伯爷饿了吧,来碗馄饨暖暖胃?”</p>
摊主吴麻子热情地喊道。</p>
他不屑去隐藏,也懒得去装模作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