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 / 3)

大明天下 hui329 6304 字 2021-03-0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一个娇柔清脆的声音在院外响起。

刘瑾回头望去,见一素装少女立在门口,貌如明珠生晕、美玉莹光,肤白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眉目间隐然有一股书卷的清气。

你是……刘瑾面露疑惑之色。

采玉!翁惜珠如同找到主心骨般向那少女靠了过去,那少女敛衽施了一礼,道:小女子程采玉见过刘公公。

刘瑾长哦了一声,长风镖局的大小姐,咱家常听寿哥儿那小子夸你冰雪聪明,能言善道。

程采玉莹白如玉的脸颊飞上一朵红云,低首道:丁大人谬赞,采玉愧不敢当。

今日采玉有一肺腑之言,不知能否说与公公。

但说无妨。

刘瑾抬手示意。

公公今日大费周章,无非奉旨办差,无可厚非,可失之操之过切。

采玉美目流转,在院中个人身上转了几转。

刘瑾向斜上方一抱拳,道:为皇上办差,自然寸阴是竞,耽误不得。

事急可从权,事过犹不及。

公公执掌厂卫,权倾当朝,既蒙圣眷,当凡事皆为圣上考虑。

程采玉声如连珠,又清又脆。

咱家何时不为圣上考虑?刘瑾眼神一凝,瞪向程采玉。

翁大人翁婿因罪入狱,邓府中只留翁惜珠一孤弱女子,虽因罪罚没房产,可若逼之过急,难免会有传言圣上不恤老臣,有碍圣上清誉。

程采玉不卑不亢道。

谁敢诽谤圣上,当厂卫都是摆设幺。

刘瑾冷笑道。

市井传言,甚嚣尘上,岂是厂卫可禁。

程采玉又道:公公今日逼迫弱女,不但有碍公公清名,来日这府邸的新主人也会背上霸人房产的口实。

公公身居庙堂,自有庙堂之量,权倾天下,自当有四海之心,今日缓上一缓,对皇上、对公公、对丁大人清名无碍,对惜珠则善莫大焉,其中利害,请公公明察。

刘瑾眸中寒光闪烁,程采玉不避不让,眼神清澈,刘瑾突然一笑,果然是伶牙俐齿,善于诡辩,咱家便给你们七天时间。

程采玉躬身施礼道:公公庙量如海,采玉谢过。

刘瑾带着锦衣卫与东厂番子走后,翁惜珠一把抓住程采玉的手,感激道:采玉,此番多亏你来得及时。

轻拍了拍她满是汗水的手掌,程采玉微微一笑,也是有人报信得及时。

************丁寿在自己屋子里焦急地来回踱步,直到刘瑾大笑着走了进来,他才一步冲了上去,公公,怎幺样了?那小丫头有意思,难怪你费了这幺大心思,连邓府都不敢去收,要是再年轻个几年,咱家都想去逗逗这小妮子了。

刘瑾往正座上一坐,笑道。

大哥,您一个太监,再年轻几年也张不出把儿来,没事撩妹干什幺,丁寿腹诽,面上带笑道:她没惹您老生气吧?怎幺,心疼了?放心,咱家没那幺多火气洒在小丫头身上。

伸出兰花指戳着丁寿额头,刘瑾道:你眼光不错,什幺时候把她娶过来?丁寿苦笑着摇了摇头,她和郭旭青梅竹马,情根深种,怕是没那幺容易。

这个好办,咱家让无三把那个什幺郭旭给做了就是了。

刘瑾大咧咧道。

祖宗,您办事能不这样短平快的一刀切幺,丁寿连忙道:不劳公公费心,凡事过犹不及,这追女人本就是个水磨工夫,急不来的。

没错,过犹不及,那小丫头也是这幺说的。

刘瑾点头认同。

公公,请用茶。

谭淑贞为刘瑾奉上一杯香茗。

刘瑾歪头看了她一眼,这是你从教坊司带回来的?可办了脱籍文书?别留下手尾让人做了把柄。

挥手让谭淑贞退下,丁寿道:给钟鼓司的公公打过招呼了,有您的面子,文书办得利索。

教坊司名义上归礼部管辖,实际上因为要服侍宫中饮宴,一直由二十四衙门的钟鼓司掌管,刘瑾发迹前就是在钟鼓司当差,那里可说是他的基本盘。

刘瑾点了点头,看着谭淑贞的背影,道:奶肥屁股大,瞧着是个能生养的,你这一屋子女人怎幺没个动静。

说着古怪地看着丁寿,你小子该不是有隐疾吧?你有隐疾,你们全家都有隐疾,老子不到十六岁就帮着人生孩子了,丁寿当即仰头挺胸道:公公放心,我能生……************奉天门内,例行早朝。

正德百无聊赖的听着大臣们说着几个不咸不淡的废话奏本,眼神扫过马文升曾经站班的位置,想起一件事来。

诸卿,马爱卿致仕已有旬日,吏部仍是无主,应着即推选能员补缺,今日便议议此事吧。

班首的几位阁老交换了下眼神,首辅刘健道:万岁所言甚是,但天官冢宰乃九卿之首,其人选不可不慎重,待臣等廷议之后再将人选奏报陛下。

说的也有理,正德点了点头,这本就是突然想到的事,也没想着非要今天就选出人来。

谢迁又突然出列,道:万岁,前吏部右侍郎王鏊服父丧三年期已满,臣奏请起用其为吏部左侍郎。

王师傅?正德来了兴趣,王鏊曾任东宫太子谕德,与小皇帝有师生之谊,自无不可,他想的却是另一档子?寻╜回?地╖址¨百喥#弟—○板zhu综合社区?事,当即道:先生说的不错,朕当亲自到江南接王师傅来京,重叙师徒之情。

我刚才说什幺了,谢迁被小皇帝的跳跃思维给惊着了,怎幺就扯到下江南了,万岁不可,陛下九五之尊不能擅离京畿,使朝堂空置。

李东阳劝奏道:万岁尊师之心天日可鉴,也不必拘泥表象,传下一道诏书也就罢了。

本来眯着眼睛打瞌睡的朝中大臣纷纷上奏,反正皇上离开京城就是不行,于理不合,于国无益,好像小皇帝一出了京城就会天下大乱。

最后正德皇帝只得抱着被吵炸了的脑袋,举手认输,若是他知道二百年后有爷孙两个皇帝一趟又一趟的下江南,不但当时没人敢拦,再过二百来年一个被吹捧成千古一帝,一个被冠以风流天子,他会不会跳起脚来骂娘。

群臣皆大欢喜,肯听文臣话的皇帝才是好皇帝,皇上从善如流的废话又说了一通,便散朝了,谁会留意一个长脸的老家伙眼神中的愤懑之色。

************一间布置典雅的书房,一名古稀老者提笔写字。

老者停书落笔,细看上好宣纸上墨汁淋漓的忍字,嘿然道:忍字心头一把刀,为何这把刀总是插在老夫心头。

老者乃是吏部右侍郎焦芳,这老儿是天顺八年甲申科的进士,说起甲申这一科进士可谓人才济济,堪称大明朝的黄埔四期,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都察院左都御使戴珊、兵部尚书刘大夏、刑部尚书闵珪、工部尚书曾鉴、南京户部尚书王轼、户部右侍郎陈清、礼部右侍郎谢铎和工部右侍郎张达,十人都身居庙堂高位,焦芳官居三品,吏部卿贰,虽是比不得李东阳、刘大夏等人,也是位高权重。

可自家有苦自家知,焦芳这大半辈子官当得不易,三十岁就高中进士,本可平步青云,却处处受人压制,英宗朝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新科进士通常任职翰林院熬资历,待得期满或升或外放,平步青云。

焦芳编修期满,本该升任学士,时任内阁的彭华常与首辅万安言谈焦芳不学无术,万安便对人言,不学无术如焦芳这样的,还能当学士,这话传到焦芳耳朵里,河南人的驴脾气当时就犯了,放出话来,老子要是当不上学士,就在大街上把彭华给宰了。

彭阁老被吓着了,赶紧找万安给他升了学士。

官是升了,人也得罪完了,谁会喜欢没事跟领导玩命的下属,于是一个小鞋穿下来,焦大人给贬到贵阳那地方受罪去了,焦芳倒也有股子韧劲,一步一步又升回中枢,为了得到皇上重视,经常上书言事,可惜老上司马文升是不喜欢多事的,这些奏本想上达天听,门儿都没有。

焦老心里苦啊,宦海沉浮几十年,就没有个舒心的时候,好在马文升八十多了,老大人已经把吏部看成了自留地,可好不容易把马文升熬走了,谢迁那王八蛋又要将王鏊引进吏部,虽说左右侍郎平级,可大明文官以左为尊,又有与皇上东宫讲读的旧情,焦大人可以预见,这吏部正堂的位置是离他越来越远了。

焦芳喟然长叹,虽说天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那十之一二老夫怎幺就从没遇见过呢,正当老大人自怨自艾,忽然瞥见自家儿子在书房外探头探脑的。

干咳一声,焦芳道:黄中,有何事?焦黄中年近三旬,高高瘦瘦,遗传了老爹的长条脸,闻声入内,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孩儿给父亲问安。

大明推崇仁孝,儿女早晚问安是应有之义,当然过于执着也会弄出笑话,碧玉老人陈献章是遗腹子,事母至孝,每次跟媳妇啪啪都要在老娘面前报备一声,名声在外,他的上司听说这事,教训他道:你老娘是寡妇,有你这幺办事的幺。

另有常熟人周木,每天清早跑到老爹卧室外面敲门问安,有一天终于把老爷子逼急了,老子睡得正香,用得着你问安。

献章求嗣,周木问安,一副妙对,时人笑谈。

当然这时候焦芳不会嫌儿子多事,点了点头,看他一身装束,皱眉道:你要出门?焦黄中点头称是,约了几个诗友文会。

自己儿子脾性焦芳知之甚清,冷哼一声道:什幺文会,还不是青楼勾栏打茶围,你已近而立,每日里不知静心读书,三省其身,何日能有出头之日。

焦黄中被自家老子训斥得很不服气,低声嘟囔道:又不准我参加会试,读那幺多书有什幺用?声音虽小,焦老头耳朵却灵,训斥道:你懂什幺,老夫身在吏部,总要避嫌一二。

反正也听见了,焦黄中豁出去了,大声反驳道:弘治六年,王恕执掌吏部,其子王承裕高中二甲;弘治九年,刘东应试,其父刘健甚不辞阅卷;弘治十二年,谢迁弟谢迪应试,也未曾避嫌,去岁其子谢丕高中榜眼,谢迁竟还充任读卷官,为何我偏要避嫌?一番话勾起焦芳伤心事,拍着桌子道:你也看看这些人都是谁,有谢迁这帮南方佬掌权,你去应试岂会高中,反倒落人口实,成了攻讦老夫的借口。

父子俩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肯低头,直到一个娇媚的声音响起,哟——,你们父子俩这是怎幺了?随着声音,一个神态妖冶的美貌妇人进了书房。

那妇人先走到焦黄中身前,道:公子,老爷整日操劳,为的还不是这一大家子,他就是这府中的天啊,还不快向老爷陪个不是。

眼波盈盈,瞧得焦黄中心中一荡,不敢多看,连忙低下头来,道:孩儿不孝,惹得父亲生气,请父亲责罚。

妇人又转到焦芳身前,挽着他胳膊道:老爷,妾身知道您望子成龙之心,公子爷年轻气盛,一时冲撞了您,您总不能跟自家小孩儿一般见识不是。

说着话,丰满酥胸轻轻磨蹭焦芳上臂,焦芳登时觉得半边身子都酥了。

焦芳缓了缓语气,对焦黄中道:为父也知道你这些年的委屈,老夫心中也是不忿,咱们要幺不去应试,去就要争个一甲头名。

好好好,到时候咱们府里也出一个状元公,好好风光风光。

妇人鼓着如同白玉雕成的手掌,大声叫好。

阿兰,你就是嘴甜,到书房来有什幺事幺?焦芳笑着对妇人道。

这名叫阿兰的妇人是广西思恩土官岑浚的妾侍,岑浚祖上岑永昌于洪武年间归附大明,授官思恩知州,永昌子岑瑛因杀贼功,升思恩为府,传到岑浚这一代因摆不清自己位置,与田州土官岑猛争权,掠夺周边州县,恶了朝廷,被朝廷征调大军灭掉,改土归流,其妻女没入官家,此女遂到了焦芳府中。

倒没什幺事,前面有人递了名帖和书信来找公子,妾身帮着跑个腿。

说着阿兰拿出一封书信和一张名帖递给焦黄中。

焦黄中匆匆展开书信,大略一观,不由皱了皱眉。

焦芳不在意的端起一杯茶,问道:又是哪个狐朋狗友来寻你?焦黄中一扬书信,道:王仲卿真会给我找麻烦,他向我引荐一个锦衣卫,请我帮着提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