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坛宫饭庄地道讲究的口味和丰富多变的烹饪手法,还是让法国厨师们都受到的了极大的震撼。</p>
就像坛宫五人初次来到马克西姆餐厅入职,被那里的五色斑斓的彩色玻璃晃花了眼一样。</p>
这三个法国厨师也为纯正的宫廷菜肴和皇家御膳的气派而倾倒。</p>
在这里,他们不但真切体会到东方古都的文化气度,也似乎重新认识了美食,好像看到了烹调天堂的大门冲着他们开启了似的。</p>
哪怕两只脚还站在门外,还只能大概往门里张望一下。</p>
他们就已经感觉到了里面有无数珍宝闪烁着光芒,对他们诱惑至深。</p>
于是坛宫饭庄从此又多了三个每周必来一次的外国食客。</p>
杨峰的烤五花肉和许春燕的桃子慕斯也成为主厨推荐菜,上了马克西姆餐厅的推荐菜单。</p>
此外,三个法国主厨,还和小查和戴红一起,对萝卜汤、糖花篮、植物鸡蛋做出了更合适的改进和应用,最后也加在了新菜单里。</p>
而且令人极为欣喜的是,这些菜肴经过市场检验,无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p>
在京常驻的法国人,只要尝过这些菜肴,都很惊喜。</p>
他们交口称赞形成了良好口碑,且迅速传播出去,引来了无数的客人。</p>
不但让马克西姆餐厅的营业额获得了有效提升,极大改善了经营状况。</p>
而且时任法国驻华大使的马乐都慕名前来品尝。</p>
一样对这些中西合璧的新式菜肴赞不绝口。</p>
甚至据说他对烤五花肉和桃子慕斯的极力推崇,传回法国,还引起了米其林指南的注意,似乎有意派人赴华来看个究竟。</p>
于是乎,宁卫民一时兴起的安排,不但又获得了宋华桂的重视。</p>
也让他一不留神,再度被推到了有点两难的境地。</p>
敢情宋华桂的意思,是要给宁卫民加担子。</p>
谁让他把坛宫饭庄经营得这么好呢?</p>
连一个厨师交流活动,都能这么有效的拉高马克西姆的营业额,创出不少受欢迎的新菜来,打响了餐厅的名头。</p>
宋华桂自然会希望宁卫民能者多劳,干脆兼顾一下马克西姆餐厅,把自己解放。</p>
另外法国主厨们也提出了他们的建议和要求,需要宁卫民来协调配合。</p>
一是人家表示愿意把这种厨师实习的交流活动形成定例。</p>
但希望也能从巴黎派遣厨师到坛宫饭庄学习中餐,好促进马克西姆餐厅总店提高烹饪水平。</p>
以便能长期保住米其林三星餐厅的荣誉。</p>
二是行政主厨多米尼克越发认为杨峰是可造之材,希望能长留杨峰在马克西姆餐厅工作。</p>
并为此提议增加一个中方行政副主厨职位,聘请杨峰担任。</p>
三就是法国主厨希望除了鲜花之外,还能从天坛公园的温室大棚定期采购反季的新鲜蔬菜,尤其是天坛独有的龙须菜。</p>
四就是马克西姆餐厅的法国主厨们,也想要和他们级别相当的坛宫的消费券,认为这也应该是他们能够享受到的福利。</p>
瞧瞧,这不有点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意思了。</p>
宁卫民原是想着让他自己的人学会了人家的本事。</p>
结果没想到太出彩儿了,这么一来,反倒让人家给惦记上了。</p>
而且洋鬼子也真狠啊,不但要学本事,还要人呢。</p>
虽然同属公司旗下的企业,不该分那么清楚,按说这也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儿。</p>
可问题是宁卫民毕竟是龙的传人啊。</p>
民族情感让他天然对外国人学中餐有一种排斥感和提防心理。</p>
所以一开始,宁卫民并没多段答应,而是回去拼命想辙,怎么合理的拒绝才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