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舒服了的朱元璋高高兴兴去上朝,方子上写了很多对应症状。</p>
他能看出来,这东西用来养大牲口才厉害,尤其是军马。</p>
同时他再次确认,对方不是别人的谋士,或呆在谁的身边,一个主意都不出,要么出馊主意。</p>
眼下解决个大问题,派人带药到长江上游找家中牲畜得病的。</p>
来南京的隔离好,灌药,黄酒,不放石灰。</p>
一个大牲口便是一户人家的希望,等着干活呢!</p>
……</p>
朱闻天闲下来了,小伙伴们他不继续教新知识,重复之前的三百千,写,打算盘。</p>
果然,不是天才的人,背一背就忘,写一写又记不得。</p>
此过程要很长时间,营养和睡眠跟上,并快乐地去抓蚂蚱。</p>
下丘村的孩子其实很努力了,他们知道憨憨哥的学问有多高,天那么高。</p>
曾经没钱请夫子、先生来教,更不用说去县城上学。</p>
现在有机会,赶紧学。</p>
女娃娃若学得好,将来即便不招上门女婿,外嫁到夫家,也能立即掌权。</p>
这叫知书达理,不一般呢!</p>
嗯!能招上门女婿还是要招上门女婿,不受欺负,有了孩子姓朱。</p>
对呢!村子现在人太少了,都没大牲口多。</p>
等新买来的牲口养好,村子就有六百三十九只大牲口,人才五百五十二。</p>
到时候多给上门女婿家里嫁妆,不对,是彩礼。</p>
不要对方出嫁妆,对方愿意当上门女婿,证明出不起钱的。</p>
男孩子考虑以后考科举,哪怕考个举人,家里就有朝廷的各种补贴。</p>
于是大家跟着憨憨哥继续捉蚂蚱,边捉边背诵。</p>
二层楼集群的工地目前歇工,建筑工人回家收稻子去了。</p>
包括五十个运输工,他们也得忙。</p>
等大家再种完油菜与苎麻,才能回来继续上工。</p>
朱闻天自己不想盖房子,他的砌砖实践经验短缺,能在吊线的情况下把墙给砌成笔直的一道弯。</p>
工地的具体操作,让他动嘴行,推砖和泥沙也没问题,砌……算了。</p>
如把工地换成实验室,他又行了。</p>
李知县等人继续在村子里办公,每天看牲口棚子、田地、家禽散养场,询问船只捕鱼去了哪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