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戛然而止,但赵章却总觉得这后面该还有一句话……对赵国的试探。</p>
但他觉得,楼缓应该不是因所顾虑,而不说,可能就是单单觉得、不该挑的那么明了。</p>
因为从一开始,两人的对话就已经不再是往日那些客套敷衍的官话,而是真正的交心之语。</p>
而楼缓作为君父身边的亲近之臣,其所思,自然也是君父所意。</p>
这是再回味对话,或许从一开始,赵国在决定发动这场战争之前,君父恐怕就考虑了内外双重、所有可能会发生的变数。</p>
赵国内部所针对的是反对变法的声音,那些不图思变的遗老遗少,在此战之后同朝中改革派的矛盾将彻底的激化。</p>
此战若胜自是极好,若败,也能趁机清理一大批人。</p>
那此战之后等待保守派的不是妥协,便是彻底的下台。</p>
至于外部,所谓的盟国关系,亦没有什么再比发动一场战争,局势所能看得明了的。</p>
赵章深深的看了对方一眼,或许自己对一场战争的发动、背后所求的目标,看得太过浅薄了。</p>
“那大夫觉得,此战当真不能取?”</p>
赵章一句话,又将话题从政治角度,引到了军事角度上。</p>
楼缓却是摇了摇头,表现的一脸诧异之色,道:“中山区区千乘之国,怎可敌万二?”</p>
额……看似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却也只是看似有道理,不等于啥都没说吗。</p>
不过也可能仅仅是双方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p>
赵章如是念着,又把目光看向正陷入沉思状态的乐毅和庞煖。</p>
“汝二人以为此战当如何?”他很想听听两个年轻士子的高见,单单从军事角度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