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狐峡!作为勾连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大漠草原极为重要的一条通道,赵国此刻却不能尽其地而用之。</p>
和井陉一般,赵国只控制了其出口,另一端却为中山国所控。</p>
如今这条战略要道,也权作为勾连燕赵两国的山间驿道所属了。</p>
行走在这条险要宽阔的山途上,赵章越发感觉、此陉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成为赵国窥取中山的一条捷径。</p>
沿飞狐向南再行进约五十里,及出峡谷,两岸景色骤然开朗,一个规模不大的山隘城邑出现在众人眼前。</p>
此地唤作涞邑,为山中盆地,地处茫茫群山的包围中,据此向南可直抵中山鸱之塞(拒马关),向东可经蒲阴陉复通燕都蓟城。</p>
于涞邑修整一日,继续沿涞水蒲阴向东,又复行两日,一座雄关再现眼前。</p>
穷鱼关(紫荆关),自此关顺北易水而下,可直抵燕国下都(河北易县东南)。</p>
但此刻这条路却是没法走了,如今的燕下都已为中山所据……</p>
使团一行只能出穷鱼关沿涞水(拒马河)一路向北。</p>
又旬日后,出燕山东麓,行约百里,一座夯土高墙终于是浮现在眼前。</p>
从邯郸出发,至今已逾六十有三,从盛夏走到了初秋,行程超过千里,几乎踏足了赵国半数土地,对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赵章可谓是感慨良多。</p>
对赵国各地的人文风貌也算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p>
就客观角度而言:赵国地处中央之国,胡、夏之民杂居而行,民众轻浮而不好治理,以致使国家号令无法贯彻,且民族隔阂极大,国民之力不能尽数发挥。</p>
虽外显于诸侯,却内堪于国政,内忧外患,已现亡国之兆……</p>
赵章突然觉得,此番受命使燕,君父所图的恐怕并非是单纯的让他行盟于燕事,倒像是对他的一种历练。</p>
或许其中还饱含着另外一层深意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