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山河风光(2 / 3)

胡服骑射 昨夜不知愁 1305 字 2024-02-2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晋阳至句注关要塞约三百余里,不过河东驿道通达,复行五日当及,其速度比之在太行山中赶路,速度可谓是快了一倍。</p>

一路上穿经数城,但都没有被侵扰的痕迹,显然此番胡儿叩边是有所针对的。</p>

乃至雄关塞外,忽见尘土飞扬,鲜红的大纛在风中猎猎作响,隆隆的战车、顿踢的嘶鸣的声响,手持长戟的士兵,正犹如一道洪流向前缓缓涌进着,放眼望去,绵延数里的行伍,充满了肃杀之感。</p>

句注山便是后世的雁门山,却非当今的雁门山。</p>

赵国的国境线还要向北,比之后世大多数的中原朝代,赵国的北境地域要宽广许多。此时便囊括了整个大同盆地、蔚县盆地。</p>

而赵人所称之的雁门山是在高柳城(今山西阳高县)以北的雁关,其以雁出其间而得名。</p>

赵章站在句注石堡之上,目光眺望着更远的北方,传闻那里是先贤襄子毕生所求的‘无穷之门’,而赵章更清楚的知道,踏过那里便是一望无际的浩瀚草原,那里将再也没有能阻止骑兵驰骋的高山、丘陵。</p>

而他的身后,为当世西北高原最大的畜牧区。</p>

代地为塞北马种的入口地,赵国在这里设有多个牧监,马产甚番。</p>

代地的民众多不事农商,以畜牧为生,赵国的战马从在这里源源不断的产出。</p>

对赵国而言,代地从来都不仅仅是抵御胡儿南下的一道关隘,更是一把进取那无穷之门的宝符密钥。</p>

然而赵章此刻却不属于这里。</p>

深深凝了一眼那盘旋于天际的雄鹰,别会了关塞外即将挥洒热血的儿郎,绵长的车队再度顺着桑干河道继续向前行驶。</p>

复行旬日之后,一路穿过恒山支脉,当及尉文县(张家口蔚县)。</p>

作为代郡的首府,曾经代国的都城,此刻的尉文却少了些往日的喧嚣。</p>

战事在即,停居两日,车队继续向南,复入太行五台……</p>

“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蜒百里山途。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赵章心中默默念道。</p>

望着山道两侧悬崖绝壁如刀劈斧斫一般,其雄拔之势峭丽之状,不禁又暗暗感叹,真乃鬼斧神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