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腹之疾(2 / 3)

胡服骑射 昨夜不知愁 1456 字 2024-02-2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此女入宫方三年便得使君父宠爱而立以后位,虽然这背后少不了国策变化所带来的政治影响,但其女本身,想来也不全尽如她的相貌一般、柔弱可欺。</p>

如今赵章的太子之位看似地位稳固,但政治地位却是在隐日下降,母亲薨逝后,不少朝中的大臣已是暗中改换门庭。</p>

其中大多数该是受到了孟姚和其背后家族的影响。</p>

自己在朝中人微言轻,君父百年之后,难道孟姚不想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承继大位吗?</p>

宗室夺权,这似乎是赵国的老传统。</p>

君父若在那时再突然犯了糊涂,自己的生死又岂能由己?</p>

甚至国家也会因此陷入无尽的动乱之中。</p>

这一切并不是赵章的臆想,而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但是破局的关键却不在他的身上,而是在君父身上。</p>

君父昨日采纳了肥义所提出的外交方针,想来自然是不打算参与这轮中原的混战。而君父的心思赵章也是隐隐有所猜想。</p>

必然是心腹之疾,中山。</p>

现在赵章在赵国已经没有借势的可行性,而愈发颓弱的母国(韩国)也无法为他助力。</p>

若想加大自身的筹码只能向别国寻求自己新的政治盟友,亦或者是通过外部的压力、也就是战争来激化国内的矛盾,以此寻求破局的关键。</p>

记得年初赵国在九门(石家庄藁城西北)修筑野台,君父曾亲自登高以观中山,同时还向中山派遣了大量的间谍。</p>

中山先王姬厝去年薨毕,幼主初立,其国内宗亲大多亲赵、惧赵,中山国人更是厌战之心甚浓。</p>

这次秦、韩争利又牵扯到了齐、楚两国的注意力。</p>

值此之际,似乎已经到了赵国拔除掉中山这个腹心肿瘤的最佳时机。</p>

果然,在君父考教完赵章的功课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让他谢安,而是将几案上的一张帛书递给了赵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