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又说道:“俞知府可能不知,当研制水泥之时,下官便带着一众匠户,整整研制了数月。</p>
而现在,想要煅烧出水泥,又需要数十个匠户日夜不间断的煅烧。</p>
但尽管如此,府上水泥工坊煅烧出的水泥,也还是太少。</p>
本来,按照下官的计划,还准备用水泥再次建造出两座工坊,另外下官还在通州张家湾购买了五百亩地,准备用水泥好好建造一番。</p>
但是,奈何水泥存量太少,只能无奈延迟……”</p>
“怎会如此?”</p>
俞仁恬脸上一急,“水泥工坊要是缺人,或是缺原料,还请殿下,或是郭长史尽管告知我等。</p>
北平府衙定会尽力帮忙解决。”</p>
“多谢俞知府的好意。”</p>
郭安一脸真诚道:“只是水泥煅烧较难而已,需要大量的识字匠户,此事北平府衙上下也帮不上什么大忙。”</p>
“大量的识字匠户?”</p>
俞仁恬一怔,要真是如此,他还真帮不上什么忙。</p>
北平府的秀才童生都没多少个,怎么还能有识字的匠户?</p>
而朱棣与朱复两人,则是听的眼皮子直抽搐。</p>
俞仁恬不知,但他俩怎能不知?</p>
水泥工坊的水泥堆积的已经快放不下了,甚至很多匠户都是煅烧一日,歇息一日!</p>
不过,两人并没开口。</p>
俞仁恬缓缓叹息一声,问道:“不知要北平府衙门如何,郭长史才肯拿出一些水泥来?”</p>
俞仁恬也有些摆烂了,反正,北平府是燕王的,他也只是一个知府而已。</p>
再过几年,也就调任离去。</p>
到时候,燕王与这几位想怎么,就怎么去吧。</p>
见到俞仁恬这种姿态,郭安一怔,无奈道:“水泥对燕王府来说,也是极其珍贵。</p>
而北平府内至少有着上百条沟渠,要让燕王府拿出如此之多的水泥,俞知府要想要白白拿走,那自是不行。</p>
不知俞知府可想过付出何种代价?”</p>
俞仁恬好奇道:“不知郭长史想要本官付出何种代价?”</p>
“……”</p>
郭安开始有点讨厌这种摆烂官员了。</p>
“燕王府出水泥,既然不能得钱,自是要些名望。”</p>
俞仁恬微微点头,“这是自然。”</p>
郭安再次说道:“另外,俞仁恬需欠燕王府一个人情,日后燕王府做生意,或是需要俞知府行个方便,还请俞仁恬记得此次之事!”</p>
“这……”</p>
俞仁恬瞪大眼睛,欠燕王府一个人情?</p>
郭安道:“还请俞知府放心,或许这个人情在俞知府有生之年都用不上。</p>
即便遇到了,也绝对是合法之事,不会为难俞知府。”</p>
“燕王殿下……”</p>
俞仁恬有些迟疑的看向朱棣。</p>
能与一个大明一个亲王打好关系,对任何一个官员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p>
但是,他凭什么就要欠燕王一个人情?</p>
“郭卿之意,便是本王之意!”</p>
朱棣直接道。</p>
“如此,下官应了。”</p>
俞仁恬只能无奈的应道。</p>
等到俞仁恬离去,朱棣与朱复便看向郭安。</p>
“郭卿,为何要那一个小小知府的人情?”</p>
“殿下,有些人或许不成事,但要从中作梗起来,总能坏事。</p>
微臣观那俞仁恬已经有些摆烂之意,想要从其身上得到更大的利益定然不成,不若要个人情。</p>
俞仁恬这种心中还怀有治下百姓,并非大奸大恶之人,日后总能升些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