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正文卷第146章迎亲<b>最新网址:</b>“这又与本王何干?”</p>
朱棣满脸不耐,他太了解这种贼官了,看到这次自家王府内进了很多田亩与钱粮,便得了眼红病,分得骗走一些钱粮才舒心。</p>
“殿下,哪怕现如今下官组织城内百姓将沟渠都疏通洗涮一遍。</p>
但沟渠之底早已坑坑洼洼,不出几日又复积洼污水。</p>
而用水泥来铺建沟渠,便可一劳永逸,不用年年冬春之时,城内沟渠都这般污臭。”</p>
这几日,在头顶那几位上官的逼迫下,俞仁恬也早已不想要什么脸面了。</p>
因此,看到朱棣这么抠,也不由心头火气,直接开始摆烂。</p>
“殿下,虽然下官是北平府知府,北平府可是您的封国。</p>
要是不一次疏通、铺建沟渠,那年年都会出现百姓因沟渠不通而患病之例,年年都要官府疏通沟渠。</p>
万一真由沟渠污水而出现什么大疫……”</p>
朱棣道:“那便是尔等这些官吏都是尸位素餐之辈,尔等一个都逃不了罪责。”</p>
俞仁恬无奈道,“殿下,下官等人最多是无能之罪,但到了那时,殿下的燕王府可都是在大疫包裹之中……”</p>
“你这贼官危险本王?”</p>
朱棣脸色一沉。</p>
“下官不敢,下官只为尽职!”</p>
俞仁恬连忙一脸惶恐。</p>
朱棣嘴角直抽搐,又他娘一个滚刀肉。</p>
“此事,咱要与燕王府一众属臣商议一下。”</p>
俞仁恬连忙起身行礼,“殿下仁慈,下官不急,便在此处等着殿下的消息。”</p>
“……”</p>
朱棣愣了下,想要发火,但这个俞仁恬所表现的出的一切都是为了北平府而来,他还真不好令人将其丢出去。</p>
想着,便对着一旁的马和吩咐道:“去将朱长史与郭长史召来!”</p>
“是,殿下!”</p>
马和应了一声,便快步往出走去。</p>
不到一会。</p>
郭安与朱复两人,便走了进来。</p>
“微臣参见殿下!”</p>
“两位爱卿快快免礼。”</p>
等到郭安与朱复两人坐下之后,朱棣便将俞仁恬之事给说了一遍。</p>
听完,朱复两眼发亮,他感觉此事可行。</p>
至于郭安,则是一脸肃然的看向一旁的俞仁恬。</p>
“俞知府想要燕王府出水泥,由北平府来疏通铺建城内所有沟渠?”</p>
“正是!”</p>
俞仁恬满脸期待。</p>
“郭长史用水泥在城外铺建的道路虽然还未完工,但本官已经亲自去查看过,水泥真乃筑造神物矣。</p>
要是将水泥抹在清理干净后的沟渠内,那沟渠内部便光滑无比,再也不会有污水积洼。”</p>
郭安直接问道:“那北平府衙可愿出多少钱财来购买燕王府的水泥?”</p>
“购买水泥……这……”</p>
俞仁恬脸色直接僵住。</p>
郭安满脸惊诧问道,“俞知府难不成不想掏钱?”</p>
俞仁恬讪笑道,“郭长史有所不知,北平府衙并未多少钱财。</p>
往日,哪怕是修缮学舍、道路之事,都还是由那些士绅、乡贤,或是商贾们捐助。</p>
而现在,整个北平府的乡绅直接被砍杀了一多半。</p>
至于那些商贾……”</p>
“俞知府,根据下官所知,往日那些乡贤士绅们在捐助之时,最多出上几十两银子,但却可以得到官府的接见,大肆褒奖,甚至还给其立碑。</p>
而那些商贾们,哪怕是捐上数百两银子,甚至是上千两银子,最多只能给官员们留下一些好印象而已。”</p>
郭安缓声笑道,“所以,官府并不需要那些士绅的象征捐助。”</p>
俞仁恬张了张嘴,还想辩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