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农场的变化(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朱棣问道。</p>

“殿下,微臣只是想说再让铁冶所锻造出两个铁烟囱也是可以的!”郭安缓缓说道。</p>

“入他娘……”</p>

朱棣脸色一黑,怒瞪着郭安大骂,“你这厮为何不早说?”</p>

对于朱棣这种喜怒无常,张口就喜欢骂人的性子,郭安也早已习惯……应该是摆烂了。</p>

“殿下,微臣这不是没有喊住朱百户!”</p>

“那我等去铁冶所?”</p>

“殿下,还是去农场吧,微臣这几日可是一直担忧农场的房屋建造呢。”</p>

“入他娘,婆婆妈妈的说了半天……”</p>

……</p>

“小人参见燕王殿下,见过郭长史!”</p>

“小人参见燕王殿下,见过郭长史……”</p>

农场,丁尚几个管事的连忙上前拜见朱棣。</p>

随后,一众人便往进走去。</p>

农场与郭安上次来的时候,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最明显的便是在农场中间,出现一排排两层水泥房屋。</p>

而在农场周围,也是车水马龙。</p>

一群群力役,拉着一车车的水泥沙石,在农场里面进进出出。</p>

“竟然征了这么多百姓?”</p>

看到这么一幕,郭安脸上闪过一丝自责,“如此,又得耽搁多少百姓生计,真是罪过啊!”</p>

朱棣瞥了一眼郭安,一脸嫌弃,“你大可放心,这些征来的劳役,咱都给工钱。”</p>

“竟然给劳役工钱?”</p>

听此,郭安脸色又是一变,满脸惊诧。</p>

随即,便又是满脸称赞,“殿下果然爱民如子,如此这两个月下来,百姓们便又能赚到几贯钱,足够他们冬天的花销了!”</p>

朱棣心中微微一动,他之前还在为给这些力役们付工钱心疼呢。</p>

现在,被郭安这么一说,他才发现,再过几个月,便开始入冬。</p>

入了冬,这些百姓们都只能猫在家里,什么活计都干不了,自然也就赚不了钱财,养不了家。</p>

最多冒着寒风,入山捡上几捆柴火买入城内,但是那点柴火也值不了多少钱。</p>

“几贯钱哪能够呢,本王要给这些力役们加工钱!”</p>

“殿下,不可!”郭安连忙劝阻。</p>

“为何?”朱棣盯向郭安。</p>

郭安道:“殿下,这些力役之前哪有工钱?现在殿下给他们付工钱,恐怕已经被别的官员给在心中骂了多少次。</p>

现在,殿下要是再加工钱,恐怕更是遭人恨。</p>

而且,万一日后这些力役们再被征调的时候,朝廷掏不出足够工钱,岂不是要闹腾起来,哪怕不闹腾,也会消极怠工。”</p>

朱棣神色一凝,思索了半晌,微微点头。</p>

“好像还真是如此!”</p>

郭安又道:“殿下可以给这些工匠们奖赏。”</p>

“奖赏?”朱棣想起什么,脸色一黑。</p>

郭安继续自顾说道:“殿下可以等农场建造完成之后,每个力役或是工匠赏一贯或者两贯钱。</p>

如此,这些力役与工匠们听到后,干起活来必然会十分积极很多。</p>

等到他们拿到赏赐后,不仅会感激殿下,甚至等到下一次殿下再征调力役干活之时,这些百姓们还都会争抢着前来。”</p>

朱棣脸色一喜,“此法甚妙!”</p>

说着,又忍不住瞪了郭安一眼,“你这厮比那些文官们可要奸诈多了!”</p>

郭安一脸无奈,“殿下,微臣本来就是文官。不过,微臣可比那些文官要良善很多。”</p>

朱棣没有理会郭安,已经对着一旁的胥运说道:“传令下去,等到农场房屋建造完成,本王给所有力役与工匠们每人赏两贯钱!”</p>

“殿下仁慈!”</p>

胥运连忙应了一声,便快步走了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