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选派细作(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慕容恪是慕容皝第四子,因母亲身份卑微,自小不受其父重视,直至十五岁从军,崭露头角,随后屡立功勋,得以专制军权。</p>

十年前,慕容恪曾以两千骑兵追击石虎,斩首三万余级。</p>

同年,又在三藏口大败赵军,三万后赵将士,被慕容恪杀伤大半。</p>

前燕这些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慕容恪都有参与,功不可没,以至于被后世称为东晋十六国第一战神的慕容垂,也在这一时期,生活在兄长的阴影之下。</p>

慕容垂是慕容皝的第五子,只是如今尚未改名,依然被唤作慕容霸。</p>

按理说,慕容皝传位于次子,又以第四子掌权,这般安排早晚会祸起萧墙。</p>

但桓熙却清楚,慕容恪不仅智勇双全,更是德行出众。</p>

他们这一代人,提前透支了慕容氏的气运,人才辈出也就罢了,还偏偏尊崇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生不出僭越之心。</p>

不过桓熙也不惧怕他们,只要能寻得关中大贤辅佐,二人齐心协力,又何惧他们慕容氏。</p>

至于桓温,最好是老老实实在后方摇旗呐喊,不要往前线添乱。</p>

等到将来北定中原,桓熙分他三分之一的功劳,又有何妨。</p>

当然,只怕桓温也不会听从桓熙的安排。</p>

桓熙抵达汉中之时,已经是初冬时节。</p>

幸得朱序、沈劲先往汉中安排住处,才让随他而来的五千户将士家属有了安身之所。</p>

此前袁乔幕府的僚佐唯有长史、主薄、司马三人被桓温召去江陵,另作安排,为桓熙的亲信腾出位置,其余则尽数留任,辅佐桓熙治理梁州。</p>

桓熙以朱序为长史,邓遐为司马,桓伊、沈劲为参军,空出主薄一职,暂时未做安排。</p>

安顿将士一事,交由朱序全权负责,而他自己,则在亲自选派细作。</p>

赵歙本是关中人,因北方纷乱,而逃难至梁州。</p>

东晋与后赵并未通商,但私底下的边境贸易却不能禁止,赵歙便利用在北方的人脉,做起了倒腾的生意,得以发家致富。</p>

原以为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的过去,却在桓熙入城的第三天夜里,被一伙士兵秘密捉来了征虏将军府。</p>

赵歙以为是自己在边境走私的事情败露,要被桓熙治罪,不由抖似筛糠,惊恐不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