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虽然说毋隐言、毋泛论。</p>
但你要信了,你就是二傻子。</p>
那么徐鹤为什么会心存疑虑呢?</p>
因为皇帝出的题中,出现了四句话。</p>
近世儒者之论,谓圣王以求任辅相为先;又谓君之圣者,以辩君子与小人。</p>
数君之致治也,其亦有待于是邪?</p>
且辅相之贤否,君子小人之情状,未易知也。</p>
兹欲简贤为辅,用君子,不惑于小人,将安所据邪?</p>
什么意思,概括来说就是,我知道,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挑选好宰相。</p>
但宰相怎么挑选呢?</p>
我怎么分辨宰相是贤人还是小人呢?</p>
不过,很快,至正帝就好像若无其事一样,把话题岔开了。</p>
又扯了些虚头巴脑的简贤为辅、礼乐教化的废话。</p>
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p>
总不会真的要在殿试中让大家攻击阁臣吧?</p>
嗨,还真说不定有这种二傻子。</p>
但二傻子就是新科进士,满朝大佬还没说话呢,你一个小小还没授官的进士算个屁啊。</p>
说话有人听吗?</p>
不对,至正帝的策问,明着是说给他们这些贡举人听的。</p>
可殿中,可不止贡举人呐!</p>
徐鹤想到这,低垂的脑袋微微侧了侧看向殿中的大佬们。</p>
尤其是两个阁臣。</p>
沾了他会元第一名的光,他侧头,正好看见包括徐嵩在内的几位阁臣。</p>
只见自家大伯,神色如常。</p>
吴兴邦在丹墀上方代天子读卷,不敢抬头,所以看不见他的神色。</p>
那就看看老秦吧。</p>
徐鹤的目光移到秦砚的脸上……</p>
破案了。</p>
皇帝这是用话在点殿里殿外的一众大小官员。</p>
我对首辅不是很满意。</p>
你们手里如果捏着什么黑材料,这时候该递也就应该递上来了!</p>
皇帝看不上秦砚了?</p>
为什么?</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