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避嫌还需自身硬(1 / 3)

寒门帝师 我是泡泡 1449 字 2024-02-2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541章避嫌还需自身硬谁也不敢把这司务的话当成随便提一嘴儿。</p>

都已经临门一脚就能鲤鱼跃龙门了,这种风险除非有十足十的把握,谁敢去干?</p>

那历史上有没有人这么干过?</p>

嘿,还真有,会试那种脑子不清楚的,夹带的就不去说了。</p>

走上层路线,搞定主考、副主考,事先搞定考题的也大有人在。</p>

比如另一个时空中,明朝人廖道南在他《殿阁词林记》中就说过:“成化十二年,詹事兼学士彭华,左庶子刘健为考试官,时有势家子在选,朱、墨不合,华黜之。失志者亦甘心焉,卒无所害。”</p>

什么意思?</p>

国家最高一级考试,竟然出现了朱卷和墨卷不相符的情况。</p>

那最少是誊真、和查验两个环节都被买通了。</p>

可仅仅只有这两个环节的官员被买通明显是不现实的。</p>

这要是真追究起来,肯定是一抓一长串儿。</p>

那彭华追究了吗?</p>

没有,他被廖道南称赞的也只有把这一科作弊的举人给罢黜了,背后之人压根连过问都不敢。</p>

想想,还真可怕的。</p>

不过,这些都是小意思。</p>

真正厉害的是大人物直接下场,帮自己的子侄作弊。</p>

还是另一个时空中的明朝,张居正当权时,其子张嗣修考中丁丑科榜眼,另一子张懋修考中庚辰科状元,人们怀疑是张居正利用权利,指使主考所为。</p>

有无名氏做打油诗贴在朝臣上朝的地方。</p>

状元榜眼俱姓张,</p>

未必文星照楚邦。</p>

若是相公坚不去,</p>

六郎还做探花郎。</p>

讽刺挖苦,极尽其致。</p>

张居正死后被明神宗清算,这算他一桩大罪,儿子都被削籍,故而当时有语曰:“丁丑无眼,庚辰无头”!</p>

作为首辅的张居正带了个好头,破坏了科场规矩,所以次辅吕调阳、张思维、申时行也乘机弄权,给他们的儿子各自弄了个进士。</p>

比起张居正儿子当状元、榜眼当然差了点,但也无可奈何,谁叫他们的老子官比张居正削呢?</p>

这就是规矩。</p>

大明朝有规矩。</p>

大魏朝难道就没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