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帝师第一卷第540章进士的风光谢良才特意求谢道之,找了个家庭教师来辅导他们这些准备赴考的举人。</p>
其实也就是说一说会试的流程,毕竟大家都是初哥,虽然多少都听过一些,但终究没有人家亲历者直接说出接受得快。</p>
本来谢道之他本人就是进士,而且是当年的二甲十一名,应该是最有资格给大家上课的。</p>
但人家堂堂大理寺卿,每日日理万机,哪有空给这帮毛头小子上课。</p>
所以,最后请了大理寺司务来给几位公子哥儿上课。</p>
这大理寺司务是个从九品的小官儿。</p>
当然不可能是进士出身。</p>
但这不妨碍人家对这事儿门清啊。</p>
在京中各衙门厮混的,又有几个没有门道的?</p>
这位司务平日里就处理些大理寺的杂活儿,又是北京人,对科举再熟悉不过了。</p>
“几位公子,咱们大魏朝是最重科名的,讲究出身资格,甲榜乙榜之分,界限极清,世人眼中,进士、举人的身价,那可是云泥之别!”</p>
“就比如我吧,举人候的官儿,因为照顾家中不能出去做官,所以只能混在大理寺中做个从九品的小官儿!”</p>
“但进士就不一样啦!虽然进士为一途,举、贡为一途,均属正途,但用人时,贡生不如举人,举人不如进士,民间不是有句话吗?叫有空筒的举人,无空筒的进士!”</p>
“举人一旦中了进士即可为官,在朝弄个给事、御史、主事干干,外放或授府推官当个二把手,或知州、知县,弄个一把手当当,有权有势,而且前程不可限量。”</p>
“咱们朝里的那些尚书、内阁大学士,都是出自进士,世人见了进士后的称呼,那必加老爷于后,没有但称名讳的!”</p>
徐鹤与谢良才听着有些无语,他们想听的内容是考试的流程,这位却在这讲考中后的好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