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策了。</p>
想到这,他突然发了疯似地将卷子丢下,又在五经题的筐里寻了起来。</p>
片刻后,他看着《周南·卷耳》为题的徐鹤卷子。</p>
怀人之诗,备道其所为怀者焉。</p>
再看卷子下方正中间那个因为激动,他亲手画下的大圈圈。</p>
杨寅秋此时只想仰天长啸,然后疯狂抽自己的脸。</p>
补刀的老彭又跳上来疯狂按a了:“哎呀,这也是徐鹤写的?不得了不得了!没想到这小子四书题做得好,五经题也是这场中做得最好的,大宗师如此喜欢他的两篇文章,看来这小子道试案首肯定跑不掉了!”</p>
“噗……”杨寅秋闻言心在吐血,噗噗的那种。</p>
一众吏员听到彭汝玉的话后,全都不约而同上前恭维杨寅秋道:“大宗师慧眼如炬,将来必为士林一段佳话!”</p>
一直期望佳话传播士林的杨寅秋本来听到这话应该高兴来着,但此时此刻他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p>
他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脸,强让自己镇定下来,着人去将自己抽出的那十多份试帖诗拿出来。</p>
踏马地,我就他妈的,杨寅秋看着试帖诗卷中,其中一个名字赫然写着徐鹤二字,他眼睛一黑,差点昏死过去。</p>
只见试帖诗上,他兴之所致,觉得徐鹤的诗做得最好,还特意在下面画了个圈圈套圈圈。</p>
彭汝玉眼尖,第三次a了上来。</p>
这次试帖诗是以漂母饭信为题,说得是淮阴侯韩信的故事。</p>
只见徐鹤是这么写的。</p>
谁识垂杆子。英雄志未降。</p>
分餐逢漂母,落日此韩江。</p>
剑有干霄气,萧余乞食音,</p>
天心思混一,国士待无双。</p>
……</p>
“好!”一个吏员大声道,“剑有干霄气,萧余乞食音,天心思混一,国士待无双。这是状元之诗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