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院试(6)(3 / 3)

寒门帝师 我是泡泡 1397 字 2024-02-2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他最后点了点头,笑着将卷子递给彭汝玉道:“彭大人,你看该童文章,写得还算有些文采,本官看了这么久,也就他这篇能入眼!”</p>

彭汝玉接过来一看,然后点点头道:“确实有些文采,大宗师慧眼!不过结尾稍显潦草,作此文者应是个少年人,虎头蛇尾,有些可惜了!”</p>

听到文采二字,杨寅秋心中更加笃定这应该就是徐鹤的文章。</p>

而彭汝玉的下半段评语更是说中了他的心坎。</p>

他本来还有点心理洁癖,觉得打压徐鹤跟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背道而驰,但现在你彭知府也这么讲了,那自己将徐鹤低低录了,谁也说不出个话来。</p>

想到这,他在文章结尾用红笔点了个点,便将卷子放在左手边还是空着的篮中。</p>

扬州府每次院试大约录取三百人左右,每个县大约录三十人。</p>

大宗师在看了卷子后觉得可以取录,便会在试卷结尾用o、-、·的方式做标记。</p>

这三个标记分别对应,高录、尚可、榜尾三个档次。</p>

这么快就分辨出徐鹤的文章,这也算是让杨寅秋放下了心中的一桩大事。</p>

接下来,他眉宇间松快了不少,甚至看到些按照他的标准根本无法入眼的文章,但念在自己心情好,念在对方有一两句写得还不错的份上,他也给取录了。</p>

吃完了午饭,阅卷官的初审工作基本结束。</p>

下面就是杨寅秋自己的事情了。</p>

此刻的他早没了大清早时那种激动,只能机械地一篇篇翻过。</p>

实话实说,这种状态下的他反而审文比较公允,没有被情绪左右。</p>

到了下午,就在他准备站起身来活动活动时,突然,刚刚打开的一份卷子吸引了他的注意。</p>

只见这篇文章的破题是圣孝之大,一德之所至也。</p>

这题的破题按照他的标准来看,其实有点普通。</p>

但凡是就怕对比。</p>

比如上午徐鹤的那个破题,圣人所谓孝之至者,德所发也,两厢对比之下,这篇文章用字较少,但释义比早上那篇更加精炼。</p>

“终于看到个有点意思的破题了!”杨寅秋精神一振,将卷子捧在手上读了起来。</p>

<b>最新网址:</b>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