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整场西撒战争,谁最没有感觉,莫属与撒丁岛上的贵族和民众。除了卡利亚里遭到西班牙海军的袭击并被登陆成功,其他岛上的小镇几乎都见不到西班牙人的踪迹。只有住在卡利亚里的居民看到西班牙士兵走在街道上和一些消息灵通的贵族才知道发生了什么。</p>
西班牙方面一直到8月5日才有动作,有一群先批抵达,并从卡利亚里出来的西班牙官员展开环岛巡游。他们四处布告《米兰和约》内容,并要求各地村镇守军投降,要求贵族们在卡利亚里集合进行皈依的效忠仪式,要求官员卡利亚里要述职、交接工作和离开。整个演变十分和平,除了早期不痛不痒的登陆作战,几乎没有流血冲突。</p>
新上任的总督何塞.贝伦格尔在7日抵达卡利亚里,并同都灵方面任命的前总督卡莱尔在总督官邸见面,了解撒丁尼亚的现况。据说这位前总督一直到西班牙登陆部队冲到总督官邸前都没有选择离开,反而悠哉地晒地中海的太阳。当时莫里斯准将有询问他为什么不跑?而这位前总督的则是回答他无处可逃。既简单又现实。</p>
贝伦格尔发现除了在卡洛三世时期,都灵方面有2年改善撒丁经济的尝试,比如说扩建港口,增加腌鱼,腌肉的订单,不过很快就放弃了,其余时候基本就是“放养”状态,最多就是维护卡利里亚的港口,吸引更多走地中海南线的商船停靠,收入港税。不过这入港税也真是高,以至于那些商船更愿意跳过这里,直接到在西西里的墨西拿港中继。</p>
“撒丁过去曾是迦太基的粮食产地,但是我发现海关报告里有皮埃蒙特小麦进口,人头税统计的撒丁人口也就65万,难道这么大的岛屿,连65万人的粮食都需要依靠进口吗?”贝伦格尔翻了海关进出口的商品课征关税的名录里就有小麦,询问道。</p>
“撒丁地形主要是山地且夏季南部缺水,和北意大利的波河平原是不一样的。如果遇到旱季,他们也只能通过饥荒食物度日。”卡莱尔把问题直接归咎到地形上。</p>
“饥荒食物?”贝伦格尔疑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