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金匮?不,江俊人前显圣课(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所以,在追溯病史的过程中,你得知其常,同时也要知其病人本身的所变是什么,追溯病史就是为了帮助你探求病因,提供线索。”</p>

“这样对于确定治病方案,用药依据,以及判断预后都很有意义。”</p>

“作为医生,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了解患者的病史,还有治疗史,患者用了什么药,采用过什么样的治疗方案,对医生判断病症如何用药也是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帮助医生从辨证施治的角度上,来重新考虑自己的治疗方案是否对路,这个张仲景在《痰饮病》篇中也提到过。”</p>

“那你提到的掌握脉证呢?”</p>

江俊对答如流:“包括症状、体征,舌苔、脉象,不过杂病里面,涉及舌质、舌苔的描述很少。但这个不难,5+3本硕连读,八年时间,足够把这些内容都了解一遍了,而这也是我们中医四诊合参的重要依据。”</p>

“分析病因这块你是怎么理解的?”</p>

“患者找医生看病,基本上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自己的病因,大体只会描述自己哪儿难受,哪里不舒服什么的,作为医生,就得通过症状、脉象、舌苔,还有患者所表述表现的这些基本资料分析病因。”</p>

“具体病因呢?”</p>

“这个涉及的就比较多了。”</p>

江俊侃侃而谈:“《金匮要略》中,有提到几点。”</p>

“第一点:五邪中人,各有法度。所谓五邪,包括风邪、寒邪、湿邪、雾邪、韾饪之邪,也有的认为叫做榖饪之邪,这一般是宿食病的病因。”</p>

“第二点: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就是疾病有千万种,但是概括来说有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p>

“第三点:五劳、六极、七伤。在《虚劳》篇里面的五劳是指五脏的劳损,六极为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这一点,跟《千金方》中提到的气极、脉极、筋极、肉极、骨极、精极略有区别,而七伤则涉及到了食伤、饮伤、饥伤、劳伤,还有忧伤、房室伤,经络营卫气伤。”</p>

“第四点的如痰饮、水气、瘀血,以及第五点妇人杂病的病因有三,虚,积冷,结气。”</p>

……</p>

江俊的声音低沉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一剂良药,深入人心。</p>

与此同时,教室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望着站在那里滔滔不绝的人,表情复杂。</p>

注一:“各随其所得而攻之”出自《金匮要略》卷上·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一。</p>

注二:一些病理不说太多,第二十三章剩下关于杂病论治辩证内容放入作品相关,不占正文篇幅,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