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金匮?不,江俊人前显圣课(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高元清轻轻点头,这句话虽然是文言文的形式,可却并不难理解。</p>

什么意思?</p>

就是病人突然想吃自己平素不喜欢吃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个病理状态,不是什么好现象,所以张仲景特意拿“必发热也”来说明这种反常的现象。</p>

高元清之前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也想过很多。</p>

如果不知道患者平时喜欢吃什么,又怎么知道患者现在吃得不对劲?处于病理反应中?</p>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各随其所得而攻之”这个问题。</p>

这样一来,需要考虑的就非常多,辨证过程也相对变得复杂。</p>

比方说,风湿病,让患者上外面大冷天跑几圈就好,可合适吗?</p>

这里,保暖就是必须的了,关节上得给一个防寒的措施,也就是在患者的病理状态下,还得顺应他所需要的护理要求才行。</p>

“为什么追溯病史对诊治杂病辨证很重要?”</p>

略显安静的教室里,突然间响起了一道陌生的嗓音,所有人都是下意识的看向声音来源处。</p>

江俊也看向说话的同学,愣了一下,但很快又恍然。</p>

是陆正。</p>

江俊对陆正印象深刻,不只是对方在中医方面的天赋极高,还有一点,那就是在大家还在为评主治中医师而烦恼的时候,这家伙只是用了短短十来年时间,便走到了主任中医师的位置上,给他时间,市级甚至省级名中医也是板上钉钉子的事情。</p>

此时此刻,陆正满脸严肃地看着江俊:“江俊同学,能详细讲讲吗?”</p>

“可以。”</p>

江俊点头:“举个例子,我们说不能老吃油腻,容易伤着脾胃,但东北那旮旯的人,他们吃了就能消化,而且长的都很健壮,魔都那边吃甜的就偏多,四川典型的就是麻辣,这些生活习惯,看似对治病没有影响,可实际上影响很大,作为医生,我们自己首先就得对这方面有一个最基本的概念。”</p>

“这么说,可能还是有点太抽象了,我再说一些用药的例子,像是附子的用量,在蓉城它的用量就很大,但</p>

在之江这一块,用量就变得非常谨慎。”</p>

“这就是地域上用药的区别,所反映出来的,就是针对不同的个体,用药量也应该有所调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