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讣告(2 / 3)

英伦文豪 员在 3196 字 2024-02-2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可今天不知是怎么了,竟然阴得厉害,</p>

这么阴却偏偏没有下雨,只是营造了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抑感。</p>

饭桌旁,戴尔先生正皱眉看着《泰晤士报》,</p>

他的表情异常严肃。</p>

菲利斯上前,</p>

“父亲,天这么暗,怎么不开灯?”</p>

说着,她点上了瓦斯灯。</p>

戴尔先生却一副迷茫的模样,双眼无神地抬头,</p>

“什么?开……开灯?”</p>

菲利斯叹气道:“已经开了。”</p>

戴尔先生如梦初醒地“哦”了一声,然后低下头,继续阅读手里的报纸,眼看着就要趴上去了,仿佛报纸是磁铁的南极,而他的双眼是磁铁的北极。</p>

菲利斯和泽娜对视一眼,</p>

两人双唇微动,用口型无声交流,</p>

“怎么回事?”</p>

“不知道。”</p>

戴尔先生一向关心两个女儿表演的事情,“表演”一词是他们家早餐餐桌上亘古不变的话题。</p>

搁以往,戴尔先生肯定开口问:“去罗马的行李准备好了吗?”</p>

今天却如此反常,</p>

这是怎么了?</p>

菲利斯起身,小心翼翼地踱步到父亲身后,</p>

下一秒,</p>

“啊!?”</p>

她惊恐地捂住双唇。</p>

戴尔先生回头,看到大女儿站在身后,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去剧院问问,看这次的行程是不是要取消。”</p>

菲利斯还是没有从令人震惊的事实中抽离出来,</p>

维多利亚时代下的伦敦市民,应该能很难从这种震惊中抽离出来。</p>

正如大英之名号——</p>

日不落。</p>

维多利亚女王仿佛成了一个符号、一个精神图腾,</p>

人人都知道女王会老、会死,可没有人会仔细地思考这件事,直到事到临头。</p>

菲利斯结结巴巴,</p>

“她……女王……病逝了?”</p>

另一边,泽娜也倏地站了起来,绕到父亲身后,</p>

她也看到了《泰晤士报》上的讣告:</p>

——</p>

1901年3月29日,维多利亚女王在怀特岛的奥斯本王宫中逝世,享年81岁。</p>

1901年3月29日,维多利亚女王在怀特岛的奥斯本王宫中逝世,享年81岁。</p>

维多利亚女王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性、一位伟大的君主,</p>

她尊重议会,又有好几位能干的首相辅弻,所以在长达63年的执政期间,英国工业空前发展,扩大了海外影响力,取得了世界贸易和工业的垄断地位,给英国带来了繁荣,</p>

她是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p>

“维多利亚时代”便是英国的“黄金时代”,</p>

这个时代还将一直延续。</p>

——</p>

冰冷冷的文字,昭示着这一事实。</p>

父女三人不由得沉默。</p>

过了片刻,菲利斯拿起桌上的面包,叼在嘴里,含混地说:“父亲,我这就去一趟剧院。”</p>

戴尔先生挥挥手,动作显得有些有气无力。</p>

菲利斯朝泽娜眨眨眼,推门而出。</p>

或许是宵禁的缘故,街道上几乎看不见人影,</p>

偶有路人经过,也是一副心事重重、行色匆匆的模样,</p>

气氛压抑得可怕。</p>

菲利斯好不容易才搭上马车,</p>

一路行来,还是甚少行人,直到靠近皇家歌剧院毗邻的科文特修道院和水果市场,人声才从车窗帘渐渐传入。</p>

报童的叫卖声适时响起:</p>

“《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曼彻斯特卫报》!《镜报》!想了解女王的生平,请购买《镜报》!《镜报》!《镜报》!”</p>

菲利斯愕然,</p>

《镜报》,</p>

一个她从没听过的名字。</p>

她拉开了车窗帘,对报童挥手,招呼道:“你好,能给我一份《镜报》吗?”</p>

报童看到美丽的小姐,还对自己这么有礼貌,立即咧嘴笑了。</p>

他快步上前,</p>

“给你,三便士。”</p>

这个价位在众多报纸中不算便宜、也不算贵。</p>

菲利斯接过了报纸,随后便也看到了《镜报》的讣告,</p>

只是,这一篇的篇幅远比《泰晤士报》的篇幅要长十数倍,简直就像是生平小传的长文。</p>

怀着好奇心,菲利斯开始阅读,</p>

“</p>

‘1837年6月20日,英王加冕仪式在那一天举行。’</p>

‘对英国数百万百姓来说,临近尾声的授权环节最动人:大主教将镶有2868颗钻石、重量超过1公斤的大英帝国王冠置于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那秀逸而纤弱的头颅上,在众人注视下宣布,她为维多利亚女王。’</p>

”</p>

一瞬间,菲利斯的心被攥住了。</p>

2868颗钻石、重量超过1公斤的大英帝国王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