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追星族(1 / 3)

英伦文豪 员在 3147 字 2024-02-24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英伦文豪正文卷第121章追星族陆时抄了高尔基的《海燕》最后两段,</p>

高尔基如获至宝。</p>

他问:“陆教授还能复述吗?”</p>

陆时点头,</p>

“我用俄语念一遍吧。”</p>

说完便将海燕最后两段背诵一遍,声音中满是傲气和无畏,非常符合这首《海燕》的气质。</p>

高尔基愣了愣,没想到陆教授俄语竟说得如此标准。</p>

他赶紧记录。</p>

萧伯纳问:“高尔基先生,还需要修改吗?”</p>

他因为听不懂俄语,所以有些好奇陆时的水平。</p>

高尔基连连摇头,</p>

“不用!陆教授的这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已经足够震撼,任何修改都是狗尾续貂。这首散文诗一定能鼓舞很多人。”</p>

他对陆时深深鞠躬,</p>

“万分感谢。”</p>

这首《海燕》本就是高尔基的作品,只是世界线变动让之不完整,</p>

陆时拾人牙慧,可受不住对方的感谢。</p>

他连连摆手,</p>

“能帮上忙就好。”</p>

高尔基不由得深吸一口气,说:“当然能帮上忙。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一定会成功。”</p>

话是这么说的没错,但他还是忍不住将探求的目光看向陆时。</p>

陆时笑笑,没有接茬。</p>

高尔基好奇,</p>

“陆教授,你是史学大家,又懂俄语,莫非对当下的俄国有所了解?”</p>

陆时说:“从上个世纪开始的工业危机已经蔓延到了俄国,各种企业倒闭,被开除的工人数以万计,这正是酝酿火种的前提。更何况,农奴、学生也持支持态度。后面会发生什么,根本不用以史为镜。”</p>

高尔基还要再问,</p>

陆时却摇摇头,示意不说了。</p>

萧伯纳适时地插话:“到法国还有一段时间,高尔基先生玩纸牌吗?”</p>

高尔基回答:“不了。”</p>

他扬扬手里的硬皮笔记本,</p>

“回去整理稿件。”</p>

陆时和萧伯纳也没有出言挽留,挥手道别,目送对方的背影消失在客舱门前。</p>

之后,萧伯纳长出了一口气,</p>

“呼~~~”</p>

他转向陆时,</p>

“会不会出问题啊?你加了那两句,让整首《海燕》都升华了;《海燕》升华,《春天的旋律》也跟着升华。以沙皇的专治,高尔基先生很有可能被迫害。”</p>

说着,萧伯纳打个哆嗦,</p>

“不会被斩首吧?”</p>

听到这话,陆时也被吓了一跳,</p>

但他很快恢复冷静,说道:“那不可能。俄国比较奇特,一般都是流放。”</p>

沙俄的流放非常神奇,</p>

某位传奇人物,甚至有9次被逮捕、7次流放、8次逃亡的经历,</p>

至于为什么多跑了一次,</p>

因为第一次失败了。</p>

萧伯纳说:“那就好~那就好,我真怕咱俩对人家一阵忽悠,把人给忽悠没了。”</p>

陆时忍不住大笑,</p>

很快,他又换上了严肃的表情,低声道:“高尔基先生做出的选择,不会因为我们随便说什么就愈加坚定,更不会动摇。”</p>

萧伯纳点头,随后面露遗憾,</p>

“本想叫上他一起打斗地主来着,现在看来,我们两个人还是下棋吧。”</p>

两人回到自己的舱房,继续下国际象棋了。</p>

……</p>

轮船抵达加来。</p>

萧伯纳和陆时与高尔基结伴前往巴黎,</p>

在那里,他们才会分道扬镳。</p>

一路舟车劳顿,</p>

三人终于来到了火车站,拎着巨大的行李箱抵达站前广场。</p>

萧伯纳说:“高尔基先生,我们就此别过吧。法兰西学院应该会派人来接我们。”</p>

高尔基行礼,随后紧紧握住陆时的手,</p>

“能认识陆教授,三生有幸。”</p>

言语中透露着崇拜。</p>

对于各路文豪的推崇,陆时已经麻了,</p>

穿越后,他见过许多名人,深知他们并非课本上那些或冰冷疏离、或伟岸光正的神仙,而是普通人,两只眼睛、一个鼻子,吃五谷杂粮,受七情六欲所困。</p>

陆时对高尔基说:“高尔基先生无须多……”</p>

话音未落,便听身后传来一个年轻男性的声音:“两位可是陆教授、萧先生?”</p>

说的是英语,却有法国口音。</p>

陆时微微皱眉,</p>

法国人固然有傲慢的一面,但也不至于如此不懂礼节,</p>

对方难道没看见自己正和高尔基道别?</p>

高尔基也有些恼火,冷哼一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