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仔细打量陆时,</p>
年轻……</p>
太年轻了!</p>
如此青年才俊,留在英国岂不可惜?</p>
辜鸿铭沉吟片刻,忽然低声问道:“陆先生为何剪了辫子?”</p>
用的是汉语,</p>
显然,有借题发挥的意图。</p>
陆时心中明镜似的,做思考状,没有急着回答。</p>
辜鸿铭就更不会着急了,静静等待。</p>
本以为陆时会给出“融入英国”之类的回答,没想到,陆时竟然说:“辫子打理起来太费劲,剪了方便。您知道的,伦敦这边用水要花钱,我一个穷学生,必须省吃俭用。”</p>
一句话给辜鸿铭整不会了,当场噎住,半天说不出一个字儿。</p>
气氛诡异,</p>
主编室内一派安静。</p>
斯科特轻咳一声,</p>
“两位,你们能不能用英语交流,让我也加入进来?”</p>
辜鸿铭深深地看陆时一眼,这才点点头,改用英语说道:“斯科特先生,请原谅我在异国他乡乍见同胞的激动。乡音无改,乡音无改啊……”</p>
斯科特不傻,怎么可能看不出陆时和辜鸿铭刚才已经过过招了?</p>
但有些事看破不说破,</p>
他呵呵笑着说:“辜先生来此,可是要讨论陆先生的社评?”</p>
话题被轻描淡写地绕了回来。</p>
辜鸿铭也借坡下驴,</p>
“没错。我看了那些文章,犹如醍醐灌顶,所以特地从中国赶来请教。”</p>
这属于睁着眼说瞎话,</p>
从佛山到伦敦,少说得用四十天的时间,那时候陆时都还没穿越呢,《枪炮、病菌与钢铁》更是没影的事。</p>
事实上,辜鸿铭是“逃”来伦敦的。</p>
1900年的7月至8月,八国联军先后占领大沽、天津,并增兵至3.4万人做好了入侵北京的准备,</p>
有见识的人都知道北京倾覆在即,必然早做打算。</p>
辜鸿铭就是在那时候南下的。</p>
后来,光绪被挟逃亡西安的事情传出,辜鸿铭心灰意冷间登船,来到伦敦,准备之后转往爱丁堡,却没料到无意间读到了陆时的文章,这才生出前来拜访的念头。</p>
但陆时也不准备戳穿辜鸿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