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英勇的中国将士们浴血奋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四百条铁骨铮铮的汉子阵亡于此,还有许多守城的士兵在日军占领城墙之后,不愿苟且偷生,从城墙上一跃而下。
“誓与祖国共存亡!”
这颗充满希望和悲哀的种子,就是在这个时候,埋进了心底的土壤里。等待着某一天,在鲜血的抚育之下,破土发芽。
这个悲伤和激昂的一月好似漫长没有尽头似的。1月3日山海关被日军占领。而那无所作为的南京国民政府,竟然在1月31日宣布要将北平的珍贵文物南迁。
这就好比是还没有开始打战便开始准备失败了一般。这样的举动激起了各界民众团体强烈反对,搬运工人罢工。
一如既往的游行、演说。庄叔颐站在人群里,再也感受不到往日的激情和兴奋了。她甚至平静到做不出一张与旁人相同愤慨的面孔来。
莫大的悲哀从她的心底升起。
这又有什么用呢?文物的南迁也许又是一次不战而退的宣言。然而这并不代表什么。保护文物有一定的道路。这沧桑的北平城不知被诸国列强踏破了多少回,不说别的,那万园之园的废墟依然耸立在城市的中心。
若是能留下些什么当然也是好的。总比送给那些侵略者要好得多。
但是人们的愤慨怒气也是可以理解的。哪有连打也不打,便想着后退的呢。这和那腐朽得将半壁江山拱手让人的大清有什么不同呢。
将国家从无能的皇族那里拯救的孙先生,必定不会想到自己的继承者也是如此无能吧。
“如果孙先生还在,绝不会任由他们这般胡作非为的。校长,笑话吧。”庄叔颐在辩论会上口出狂言,自然有蒋校长坚定的拥护者与她辩驳。
然而在这苍白无力的现实面前,一场口舌之辩的胜与败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