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可以想象,任谁也不会在听见炮火隆隆之时仍然无动于衷。民国二十二元旦日军开始向驻守山海关的中国哨兵攻击。
就在这万里长城的第一关,打响了中国军队长城抗战的第一枪,这也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首次抵抗日军入侵的壮举,山海关及其附近的长城沿线变成了遏制日寇进犯华北最重要的防线。
这简直不像是一场战役,更像是一场赴死的盛宴。战士们一年多来忍气吞声的日子终于到头了,他们用鲜血和勇气证明了中国从不曾缺好儿郎。
驻守山海关的何柱国将军向热血沸腾、英勇奋战在山海关前线的部下,发布了《告士兵书》,袒露了自己的心迹。
“愿与我忠勇将士,共洒此最后一滴之血,于渤海湾头,长城窟里。为人类张正义,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雪奇耻,为军人树人格。上以慰我炎黄祖宗在天之灵,下以救我东北民众沦亡之惨……”并提出战斗口号:“以最后一滴血,为民族争生存;以最后一滴血,为国家争独立;以最后一滴血,为军人争人格!”
慷慨激昂的动员令,鼓舞着全军将士的抗敌决心。而在北平的大街小巷也唱响了不屈的将士们的颂歌。守卫北平的士兵热血沸腾,恨不能亲身上阵。没有比不战而降,更侮辱一个军人的尊严的了。
没有什么比丢失了东三省,更叫他们颜面无光的了。那哪是他们输掉的,是他们拱手相让的,就这么地将祖祖辈辈生长的耕种的土地,让给了一群小丑。
“满洲国?算什么东西,他早就是台上一鞠躬的人物了。什么地方也放不下他这座腐朽的龙椅!”
“天朝上国,不是白叫几千年的。二十年的时候就是没有打,如果打了,怎么可能会输呢!”
到处皆是激情地演说声。大街小巷皆是欢庆和鼓舞的声音。这一场战役好似从开始就注定了结局,人人都是诸葛亮,掐指一算,便能得出最后的结果来。
就算是庄叔颐也不忍抱有了极大的期待。若是真的能够赢,不说是能将那东三省赢回来,但是好歹也能打击对方的嚣张气焰,给四万万中国人出一口恶气。
然而这一场战斗只维持了三天。
日军不惜调动海陆空三军的兵力,布成了陆、海、空联合进攻的阵势。飞机、军舰,还有源源不断地陆军支援,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野兽疯狂地撕咬着猎物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