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那位往生堂的先生,今天没有来茶馆听戏呀……”
云堇在和裕茶馆登台演出的时候,每次都能在观众席的偏僻角落瞥见一位熟悉的面孔。
这位先生据称来自往生堂,举止优雅端庄。
他作为一位观众,对戏曲表演的见解却让云堇非常称道,如同觅得知音一般。
云堇宁愿推掉那些缺乏干货的采访,也想和这位往生堂的先生多聊几句戏。
见这位先生不在,云堇流露出了一丝失落的神情。
刚才试演的这幕《走雪》,她本想和这位先生聊聊,却未能如愿以偿。
独自走到化妆室,云堇尚未卸下行头,就匆匆踱步到镜子前,露出了些许蹙额的神情,口中发出了略微遗憾的呢喃。
虽然戏台下的观众都在拍手称赞,但刚才试演的效果,依然没能让云堇感到满意。
“这‘走雪’之人,究竟是何心绪呢?”
这幕戏的原型,其实来源于一个未经考证的民间传说。
传说中的异国勇士踏上了冒险之旅,却在旅途中被漫天风雪所困而陷入跋涉。
就在他最为绝望之际,神之眼突然从天而降。
冒险家就像是获得了仙家的三眼五显之力一般,奇迹般地将冰雪消融……再后来大概就是璃月仙侠传说中那种最常见的结局了:获得神仙眷顾的勇士成功踏破迷途,在冰雪消融的大地上建立了温暖而幸福的国度。
而云堇改编的,正是勇士获得神之眼前这段绝望的跋涉。
但就是这么一幕看似朴实无华的戏,却让云堇陷入了反反复复的长考。
由于民间传说多有遗失,云堇翻遍手头的典籍文献也未能寻到关于这个故事更多的细节。
这位勇士是谁?
为何踏上冒险之旅?
为何会误入风雪迷途?
云堇一概不知。
为了能将这部戏演好,云堇只能凭空揣摩戏中人的心绪,试图把自己代入到跋涉于雪中的旅人身上。
创作过程中不仅要站在戏台上调整动作和唱腔,甚至是一颦一笑,都要反复打磨。
可是在云堇听来,无论如何调整,都表现不出那份风雪交加的凄凉。
这种对于观众而言微不足道的瑕疵,却让云堇如鲠在喉,似乎再次触碰到了那个长期以来都未曾突破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