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3 / 3)

手转星移 rking 16753 字 2023-08-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重修时这首歌词是需要写的,最终写成婚礼赞歌,我觉得是一个挺完美的方案。

《情陷白钻戒》歌词着重写的是甜蜜感觉和热烈气氛,是写成一首快歌的。

特别在副歌部分长短句交插,是故意想营造出来的节奏感。

如果给这首歌配乐,显然也应该是锣鼓喧天的喜庆气氛,轻快而节奏偏紧凑。

(八)凌云婷《等你回家》

大红灯笼迎街高挂,清风拂过遍地繁花。

蕊中生长万千嫩芽,每一根都不容落下。

病榻上的妈妈,又梦见她的娃娃。

念记你学语时那声声咿呀,期盼着扶上花轿送你出嫁。

不知你是否远在天涯,等你重返你的家。

命运捉弄几多春夏,生生世世永远牵挂。

但愿有日踏着晚霞,欢聚一堂乐满万家。

注:

这是凌云婷第三张唱片《天籁》的第一首派台打榜歌曲,是凌云婷第一部电影《情字号追杀令》的插曲。

老版中并没有给电影配插曲,重修时心想既然决定多写歌词了,那么大歌星演电影,不来几首电影歌曲说不太过去,且那个时段凌云婷的新唱片还早,也需要有打榜歌曲刷存在感,于是就有了这首歌。

那部电影中乐静婵和凌云婷饰演的角色,是自幼失散的两姐妹,所以插曲的着眼点在于姐妹亲情,立意是借凌云婷之口唱出母亲对丢失女儿的想念。

这歌词最终的质量,我是觉得比较一般,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

其实写这首歌词的同时,也考虑过给电影再添一首主题歌,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发现并没有另一首电影歌曲发挥的空间,于是作罢。

写凌云婷出演第二部电影《都市丽人行》时也想过配插曲,但那个阶段凌云婷的新唱片已出,正在大肆渲染《天籁留声》和《混沌》,似乎没什么空间再描述新歌了,于是也作罢。

回头想想,那个阶段如果让凌云婷和林昭娴来合唱一首歌也是可以的,但现在也不错,就让她们两个留着遗憾更好。

(九)凌云婷《天籁留声》

遥遥星空绵绵无尽,朗月映水浮光跃金。

看波光粼粼,夜露湿我衣襟。

苍穹大地夜色遮隐,风声虫鸣与我为邻。

问纵横古今,可曾参透这天籁之音?

耳旁声音忽远忽近,何时送来天外的回信?

是否,匆匆留下千秋足印?

是否,记录世间一笑一颦?

是否,也曾似我此刻抱膝低吟?

能否,看穿人生喜乐艰辛?

能否,历遍纷扰也能安寝?

能否,让亘古之间回响我弹起的七弦琴?

注:

这是凌云婷第三张唱片《天籁》实际上的标题曲,对这首歌的设定在书中也有很详尽的描述,格调清高,实际上有曲高和寡之嫌,恐怕不太容易流行,唱片公司也是犹豫再三才决定将这首歌主打的。

所以这首歌词故意写得比较空旷大气,意境尽量高远。

大家也可以看出明显是借鉴了《天问》的形式,自行设问。

三个“是否”三个“能否”连用,其实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凌云婷那个阶段的迷茫心境。

歌词也试图沾上一点“仙气”,让歌曲的女主人公星夜抱膝坐在沙丘上,对着湖光遥望星空,故意塑造高冷形象,既是切合凌云婷的天使造型,也想侧写她的“灵魂高洁”。

这首歌另一个主要功能,还想提升凌云婷作为一名流行偶像歌手的演绎实力,让她完美地演绎好这么一首很难唱的“天籁之音”,有能力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热度,让一首本不象流行口水歌的歌曲火起来。

所以,即使一开始这首歌在排行榜的成绩很差,但我最终还是让它一步步攀上榜首位置,目的就是想说明,凌云婷已经不仅仅是一名青春偶像,而已经是一名优秀的歌唱家。

(十)凌云婷《混沌》

她伫立在无边的迷雾中,不知几千年。

她遥望着那一线隐约的光芒,已有许多天。

她惯于龟缩在黑暗中摸索,随天地变迁。

她不懂季节气候的变化,只因这里、只因这里是一望无际永远的冬天!

她步向那一线光芒,每一步,舞翩跹。

她渴望更多的光芒,向往人世间纷纷扰扰辗转反侧的缠绵。

她伫立在天地未开的混沌中,每每泪涟涟。

她等候盘古的巨斧,来劈出汹涌灿烂的光线。

可是、可是她那双长在黑暗中的眼睛,却不知能否、能否看得见。”

注:

这是凌云婷第三张唱片《天籁》额外添加的歌曲,在唱片制作基本完成时,因为凌云婷亲自作曲作词的这首歌而重新制作了唱片。

故事的设置,这首歌成为凌云婷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强势霸榜数月,即使李冠雄公司被巨大丑闻的流言包围冲击下,这首歌也只是稍微晃一晃,一直屹立不倒。

所以,这首歌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凌云婷的乐坛的成就,我也让它成为了年度最佳金曲。

《混沌》这首歌词其实2006年已经写好了的,一个字没改。

专门描述凌云婷创作这首歌的章节“混沌的纪念”原本排在第44集,属于已经写成但尚未公开发布的那部分,重修时整合到第36集“混沌的印记”。

写这首歌的初衷非常明确,就是想让凌云婷的歌曲在剧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直接推动情节发展。

我在前期多次提到,想让歌词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直接引发剧情,指的首先就是《混沌》。

所以,围绕《混沌》这首歌,我也设计了很多情节,比如林昭娴、杨丹都是通过这首歌重新认识了凌云婷,并引发了她们接下来的剧情。

《混沌》和《蝉语》这两首凌云婷自己原创的作品,我都认真地改用文艺化笔调,写她创作的动机和经过,在赋予这两首歌更重要剧情功能的同时,描述凌云婷的心境和心志。

那几个段落虽然没有肉戏,但却都是描写凌云婷形象的重笔,作者本人是写得很用心的。

《混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一首励志歌,正如林昭娴和杨丹听到的那样,歌曲中那个在黑暗中摸索着少女,是无比的渴望着拥抱光明。

这份对光明的向往虽然迷茫但却坚定,懂音律的林昭娴和杨丹都深深相信自己听到的,就是凌云婷的真实心声。

《混沌》的设计,本来跟《天籁留声》一样,也不是流行口水歌。

但我却让这首凌云婷自创的作品火爆全社会,唱到街知巷闻,这都是侧面甚至可以说是正面描写凌云婷走红程度的写法。

如果说上一首歌《天籁留声》更多侧重于凌云婷的演唱功力的话,这一首歌显然突出的是她的创作能力,我就是要把凌云婷写成一名全能选手,从各个角度放大她的才华,尽量把她写得更“完美”。

(十一)凌云婷《云崖放歌》

云崖之巅山高路陡,脚踏云履细步轻走。

茫茫云雾天高地厚,俯瞰深谷无奈看也看不透。

伫立云崖只身等候,年月消逝形容消瘦。

竹林玉兔何时邂逅,相约良辰在此夜夜厮守。

我想摘下漫天星斗,飞上云霄展我玉喉。

放歌唱尽世间温柔,自由飞翔到天的那一头。

歌声绕遍画阁朱楼,但求涤净烦恼忧愁。

这天地悠悠,踏破牢笼任我奔走。

请看长空中捷翔的海鸥,孤胆迎击浪潮何需诺亚方舟。

岂知即便衣食粗陋,我自有我悠然宇宙。

宁为泥猪癞狗,不当扯线木偶!

注:

这虽然是凌云婷第三张唱片《天籁》第四首主打歌,但按照书中的剧情,这首歌原本应是唱片的第一主打歌,却先后被《等你回家》和《混沌》插队,又被《天籁留声》试水成功,挤成唱片中第四首派榜歌曲。

剧情中设计这首歌,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天籁》这张唱片的厚度,毕竟是一张“疯狂热卖”的唱片,优秀主打歌要有足够的数量和质量。

另一方面,也在强调这张唱片的风格,就是这样的清高脱俗,不仅跟《天籁留声》、跟计划外加入的《混沌》也简直可说是融为一体。

让这些“高冷”的作品也大热起来,就是我写《天籁》这张唱片的主要目的。

《云崖放歌》的主题是向往自由,就是凌云婷那个阶段的心声,最后一句“宁为泥猪癞狗,不当扯线木偶”就是总结,所以说到底,这仍然是一首暗表心迹的励志歌,我给凌云婷写的这些歌词里,这类歌曲最多,我对凌云婷的人物塑造,很多想法其实也融入歌词里。

《云崖放歌》最先确定的文字就是最后两句,自我感觉相当良好。

问题是前面的文字写得有点太过于天马行空,跟最后直抒胸意的狂呼有些不太合拍。

不过无论如何,这首歌词我是写得比较爽的,找准了韵脚之后,发现有太多合适的字可以用了,很快就想出温柔、忧愁、等候这样的常用词,结合主题和“云崖”这个场景,路陡、朱楼、宇宙等词语,甚至海鸥和方舟的逻辑关系都想好了怎么写。

结果恰恰就是因为堆积的词语太多,很多句子都成型了,反而不忍取舍,倒影响了全词的格局。

(十二)凌云婷《蝉语》

生来便无铮铮骨,食枯吮腐,向来如粪土。

喜乐悲欢视若无物,身寄泥淖年月空度。

行尸走肉一生误,为仆为奴,也尝招人妒。

满腔迷惘无人能诉,空望断迢迢前路。

身畔蜂蝶纷飞真堪慕,盼同振翅飞舞。

浊气秽土不是归宿,再卑再贱也当有冲天抱负!

有日脱壳换新骨,雪尽往日忧辱。

登高狂呼,枝顶漫步,不记英雄出处。

居高远顾,临风歌赋,旦夕饮清露!

注:

按照书中的剧情,这首由凌云婷原创、小年协助编曲配乐的歌曲,并没有正式录过音,只是在凌云婷的演唱会上当众演唱过一次。

但随着凌云婷失踪,这首歌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被歌迷强大的力量自行炒热,雄据多周榜首并入选年度十大金曲。

这自然是在强调凌云婷的极高人气,以及李冠雄逃亡后她在大众心目中的至高形象。

假如说《混沌》倾诉的是渴望和向往,那么这首《蝉语》便是在表白抗争到底的决心,我简直是想写成战斗檄文的。

懂音律的小年听到,自然读懂了凌云婷的心境,他们之间才敢坦诚相告。

所以写《蝉语》的初衷跟《混沌》一样,既在刻画凌云婷的心声,又赋予了一定的剧情推动功能。

而《蝉语》连接的是凌云婷跟乐静婵、小年的心愿,跟《混沌》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这是我重修后写得最费精力的一首歌词,修辞手法和隐喻方式一目了然,暗用几首咏蝉古诗的口吻也很明显,不用多说。

心思用得最多是在遣词造句上,很多不错的句子和词语,因为跟主题贴得不紧而被舍弃,这跟写《云崖放歌》时完全不同。

副歌部分用的短句,倒不是为了节奏感,是为了古典感。

有了《蝉语》,才有了后来凌云婷砍向李冠雄的决绝一刀,也给结局部分的凌云婷在生死意念中挣扎时的求生欲伏下铺垫。

写出这种歌的凌云婷,固然不怕死,但也不愿毫无价值地白白去死。

我是想写她有着比较坚韧的意志力的,但写到结局部分,她的身体已经部分沉沦了,似乎也不可避免地让她的意志力变得更薄弱。

这其实不是我的初衷,但人物的形象和心态是会发展的,所以我也不强求了。

(十三)丹璐少女《清晨的期许》

告别昨夜的露水,踏上阳光迷漫的清晨,镜中的人儿在梳妆。

别上红色的发夹,穿上红色的衣裳,鲜艳的人儿在镜中央。

昨日的礼物是绿色的背包,从他手中接过我心荡漾,今天的期待会是什么样?

是玫瑰?是胸花?

还是我梦寐以求的玉兰霜?

不若轻轻地给我一个吻,吻在我的脸上暖在我的心,假若轻轻地给我一个吻,吻走我的忧愁吻来我的心。

就等你--

再轻轻地给我一个吻,纷飞的泪花不会再落我衣襟,我愿深深地还你千个吻,白天黑夜都愿能和你亲亲。

可愿静候我佳音?

注:

这是丹璐少女组的处女作,也是她们第一张唱片《期许丹璐》的主打歌。

因为剧情需要,所以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让丹璐组合迅速走红。

这首歌是老版中已经有的歌曲,其实有心的朋友也许能够看出,写词的风格跟重修后写的那些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没有句句押韵,用词择字的倾向也不尽相同。

这首歌词在当时也得到了不少朋友的认可,也增强了我继续大量写歌词的信心。

《清晨的期许》作为美少女组合的首推之作,风格自然要偏少女风,尽量可爱一些,所以对爱情的憧憬是一个虽然老套但是实用的写法。

从歌词可以看出,这首歌的曲风是比较轻快的,连我自己都在脑补“就等你——再轻轻地给我一个吻……”两名美少女清脆甜蜜的歌声和轻灵飘逸的舞姿了。

(十四)丹璐少女《云中的爱》

漫天的云彩我的家,漫天的云彩凝聚我的爱。

白云深处我漫步,鲜艳的野花处处栽。

伫立在云端微风吹,和暖的微风习习迎面来。

云上的人儿开心笑,笑那俗世多么的无奈。

白马捷蹄踏云彩,遥望天际我敞开怀,马蹄声声凌风至,马上的少年不再在天涯。

俗套恋情永不再,哀歌哭语通通抛天外。

今日的人儿心花开,马上的少年花环为我戴。

携手游遍天尽头,两小依依无疑猜。

天长地久相拥云天内,轻笑世间太多悲哀!

注:

这是丹璐少女组第一张唱片《期许丹璐》的第二主打歌,完全延续了《清晨的期许》的风格。

由于《清晨的期许》是新人新作,丹璐的人气正在攀升阶段,所以设置为她们的第二首主打歌才真正爆红,连庄榜首并入选年度十大金曲。

《云中的爱》也是老版中就已经有的歌词,同样一字未改。

当初写这首歌词时,其实还带着《云端的天使》那种感觉,记得当时我的想法,是在宣传策略上让丹璐去蹭凌云婷的热度,而在人物描写上,应该也是有意让丹璐的形象向凌云婷靠拢。

当然,重修时我的写法,却是刻意将丹璐的形象和凌云婷区分开来,思路有所不同。

单从歌词本身来看,《云中的爱》其实亮点不多,反而不如《清晨的期许》。

总归都是在唱少女对爱情的憧憬,都是轻快的舞曲,这首直接去向往白马王子,我自己都想吐槽一下哈哈!

《清晨的期许》更写实更细腻一点,而《云中的爱》这种憧憬就有点虚无缥缈了。

总结起来,《清晨的期许》和《云中的爱》都是写少女怀春,这种歌词很明显也是将丹璐组合写向偶像派方向发展的。

(十五)丹璐少女《秋声独听》

秋风扫走遍地青翠,枝头黄叶摇摇欲坠。

满目萧条只身独对,心事何妨就此留存年年岁岁。

秋意弥漫坐看流水,逐波落叶难濯污秽。

仰观树上黄叶低垂,飘落何处方可以不失尊贵?

大地落叶成堆,阳光映射片刻金色光辉。

或许片片相伴相随,纵使同归尘土也好过独受冷风吹。

叶儿的依归,终在泥中融作灰(纷纷飘落成灰)。

月盈又月亏,落寞心里能有谁(还能有谁)?

海誓山盟一朝毁,昔日少年伴谁醉,空凭秋叶飘零风中自嗟悔(但愿来生不再悔)。

注:

这是丹璐少女组第二张唱片《秋声》的同名主打歌,作者也刻意更改了风格,跟第一张唱片中《清晨的期许》和《云中的爱》大为不同,已经不再打造美少女形象了。

而根据剧情需要,这首歌的成绩也很一般,剧情设计成歌迷不太接受这种风格变换,一直没能冲上排行榜三甲,跟凌云婷动辄霸榜形成鲜明对照。

歌词的写法当然要配合剧情推进,当杨丹和章璐凝开始心生嫌隙时,歌曲的编排自然要跟上。

所以这首歌安排基本上由杨丹独唱、章璐凝和音兼伴舞,给丹璐的矛盾扔颗定时炸弹,作者故意这么安排,意图很明显。

这首歌的风格,于是也萧瑟起来,气氛十分冷清,跟热闹的《清晨的期许》和《云中的爱》截然不同。

除了丹璐二人的融合度出现问题,还想表达一下她们的事业也走到了一定的转折点。

而歌词立意,其实还是想写情歌,因为写了一堆歌词,似乎还没有真正的情歌,特别是流行歌曲中最多见的失恋情歌。

之前的《大雪这天》写着写着侧重点变化了,所以想重写一首,但这首写到最后,似乎侧重点也仍然走偏了,额!

论歌词本身,其实这首词作者本人还是比较满意的,情景的渲染和词句的流畅度都比较好,这个韵脚其实并非常用,但这里却用得十分顺手。

其中副歌部分(不含和音)是十几年前就写好了的,属于已完成但未正式发布的那部分。

(十六)丹璐少女《好好爱自己》

袅袅轻烟凌空起,天高海阔满眼翠碧。

抹眼不让泪儿滴,世上还有更多美丽(我要寻找世间美丽)。

也许重逢未可期,只是我已不想再提。

昨日虽让我着迷,劳心伤神又有什么收益(我明白那是无益)?

我要好好爱自己(我要爱自己),又何苦苦苦想你(不再等你)。

命运不许长相依(长相依),含笑挥手就此永别离(永远分离)。

注:

这是丹璐少女组第二张唱片《秋声》的第二主打歌,在书中的定位,其实唱片公司对这首歌的期望值是远不如《秋声独听》的,但却因为杨丹的突然“病退”而意外冲上榜首。

这又是作者不服气又尝试的一首情歌,结果仍然还是偏离了情歌的轨道,我也很无语。

从歌曲的内容来看,其实更接近于凌云婷的《大雪这天》。

不过写这首歌词时,我也没费太多精力,当时正被复杂的剧情冲突绕晕,写得其实有点儿敷衍,写歌词时更多专注的是丹璐二人的角色分配,以及杨丹演绎时可能出现的状况。

这算是后期写得比较一般的一首歌吧。

(十七)林昭娴《红粉女郎》

岁月荏苒且看今朝,当年情怀未变分毫。

谁曾说红颜易老?

谁不怜青春年少?

就算历遍世间纷扰,不管身上伤痕环绕,红粉扑面还我青葱容貌。

便看世界花花草草,青翠过后迎风飘摇,谁及我浪潮之中也愿再领风骚!

注:

这是林昭娴最后一首获奖的金曲,也可以说是林昭娴“天后”身份的最后辉煌。

按照书中设定,这首歌也是林昭娴自己创作的歌曲,跟同时期的《玉女日记》一样,《红粉女郎》也作为歌手本人的自传式励志歌来写的。

老版中只提到歌名,没有写歌词,当时定这个歌名,想象的其实是比较香艳的内容。

重修时考虑了林昭娴的故事设定,写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当时的心态其实跟写《玉女日记》类似,两首歌是几乎同时写的,都没有完成全篇,只写了高潮部分。

书中没有过多回顾林昭娴之前的歌坛辉煌细节,她的风光和豪气也就只体现在这么一首歌上。

在歌词的立意上,更多的想体现一下乐坛天后的信心和霸气,好对照一下她落泊之后的狼狈。

于是,虽然不再年青,但心态仍旧,成为写这歌词时的主要着力点。

(十八)林昭娴《倚栏》

春去也,独倚栏栅泪暗涌。

泪暗涌,强展笑容。

举目望,空有雕楼画栋。

往日痴情种,何处觅君踪。

一朝荣华,换得十年幻梦。

梦已空,伊人独倚泪暗涌。

亭台楼阁泪眼中,良辰美景来去何匆匆。

思君夜夜,南北西东。

昨日莺歌笑语频,今朝独眺夕阳红。

山盟海誓复何用,仅存伴我春花秋月睡梦浓。

此生不能与君同,黄粱一梦随风送。

岁月不待红颜老,但盼来生得君相与共。

落花流水春去也,不觉如花年华逝如风!

注:

这是林昭娴最后一张唱片的主打歌。

按照书中的描写,这是一张她全部原创并几乎是自己全部出资而发行的唱片,但在巨大丑闻的影响下,成绩惨淡。

这首歌是老版中花了最多心思写的一首词,是代入林昭娴当时心境写的,本人还比较满意,在当年也得到了不少读者的赞许。

正是因为这样,觉得在歌词方面大有可为,催生了用歌词直接推动情节发展的想法,这才有了《混沌》,也才有了重修后新写的很多歌词。

这首歌词全篇哀叹春光消逝,明显是借鉴了宋词语调,记得当年好象还重读了几遍李煜的作品来体味那种意境,所以词中的后主词痕迹也颇为明显。

不过现在看来,这首词似乎有点儿斧痕太过了。

对于林昭娴来说,这首歌虽然成绩不好,但却是她的泣血之作,是凝聚着她满腔悲愤的作品,意义不一样。

后文设计了一个情节,利用她拍摄电影《风尘劫》而将这首歌重新翻红了一阵子,暗写的是她对人生希望的起伏转折。

这其实是全书中第一首直接推动情节发展的歌词,比如李冠雄就是在观看林昭娴演唱这首作品时看中她的,后面凌云婷也表示了对这首歌的欣赏,并在她最后的演唱会上专门跟林昭娴合唱了这首歌。

(十九)章璐凝《锦绣大道》

走上金光大道,背后逐浪滔滔。

迎面阳光普照,锦绣前程凭我双手创造。

踢碎往日潦倒,高声唱我自豪。

手持破盾长矛,笑对万千面孔冷讥热嘲。

大步踏上金光大道,张臂向太阳问声好。

冲破命运囚牢,朝着梦想与时光赛跑。

挥别世间喧闹,向世界宣布我的捷报。

阳光请做我向导,迈开大步书写我毕生骄傲。

注:

《锦绣大道》是章璐凝单飞后的第一首歌,成绩很好并受到大众好评。

因为她单飞成功了,成为“乐坛新天后”了,所以歌曲自然也入选年度十大金曲了。

这首歌表面是豪放派的励志歌,但当时写这首词的时候,想法就是要很得瑟,要有长期压抑后终于扬眉吐气的感觉,当中的暗讽寓意不言而喻。

就是既让章璐凝在演唱时得意洋洋,也让杨丹听到这首歌时能体会到当中的苦涩。

歌词本身其实也一般,并没有在这首词上纠缠过太多精力,把意思写得出来就是了,没有在词句上过多斟酌。

搞笑的是,歌曲定名《锦绣大道》,但作者自己老记成《阳光大道》,以致行文中好几次写错,都在发文前的审稿中找出来了,希望没有遗漏。

(二十)《心肝为你而动》

火一般的红唇,为你而动。

小蛮腰,为你而动。

美人思春的心啊,为你而动。

你可看到这身体的剔透玲珑?

你可领会这心窝正寂寞虚空?

小心肝,为何不肯欣赏这剔透玲珑?

为何不肯抚慰她的寂寞虚空?

没有你,良宵谁与共?

来吧,请你来相逢。

红唇、纤腰、柔情万种,属于你的,勿让它随风吹送!

她的身心为你而动!”

注:

这首歌本来是要作为凌云婷第二张唱片的主打歌的,唱片监制根据“改风格”的指令,一改凌云婷的玉女形象而让她卖弄风骚,却因为实在过于“发骚”而被李冠雄否决,这才有了延续之前风格的《玉女日记》。

这歌词老版就有了的,是全书写得最敷衍的一首词,基本上一口气写成,完全懒得去推敲字句。

这首歌引发的故事,就是凌云婷唱不出这种“骚气”而被袁显在阴部抹了春药,终于春情大发跟小年一夜情,后果是安澜屁眼被玩坏导致小年被贬。

这也可算是歌曲推动剧情的一个尝试的先例吧。

《心肝为你而动》没有被收录进任何唱片,只在后面还有两次作为“艳曲”出现过。

事实上,这首歌凌云婷是经过了正式录音的,我还考虑过后来要不要让这首歌公开。

但剧情最终的走向,是凌云婷成为了全民英雄,又不想节外生枝,那么这首艳曲就不提了。

不然的话,既然《蝉语》能公开,正经录过音的《心肝为你而动》自然也能,而且是有不错的故事可以发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