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情的转圜总是不按常理,鸿嘉帝在玉阶上缓缓来回踱了一遍,宰辅大人林玉上前一步,抬手一礼:“陛下,依臣看,淮王是不二人选。”
期思:“?”
林玉举荐自己去北境?
期思控制得很好,没有失态,但并未掩饰自己的惊讶,抬眼看了看林玉,又忍住没去看嘉王。
林玉是朝中最有地位的重臣了,他这话一出,殿内霎时一片安静,随后又是一阵议论。
除了林玉,谁也没考虑过推荐期思这位之前从未在朝中出现过的淮王。
期思这才迅速扫了一眼周围,注意到嘉王并不感到惊讶,而虞珂和大皇子安王都显然是有些意外的。
虞珂惊诧之下,下意识要反驳林玉,期思不动声色拦了他一下,示意他冷静。
鸿嘉帝闻言停了步子,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回到御座,一手搭在案上,看了看众人,又看看期思,问林玉:“淮王?怎么说?”
林玉回头微笑着朝期思微微颔首,继而对鸿嘉帝解释道:“淮王四年前因战事而前往燕国,可谓对那场仗感怀最深,民间也因此对淮王颇有好感,大凉来攻我晋国北境,淮王去军中,一则鼓舞警醒将士们,二则让军中众人感到亲切真诚,士气定会大振。”
林玉的话说得很周全,嘉王随之上前也说道:“方才本觉得六弟刚刚回朝,不应去北境奔波,但林大人此言一出,倒是极有道理,儿臣附议!”
林玉的话掀起一阵疑惑议论,而嘉王的话则让殿内风向一下子明确起来,陆陆续续又有臣子表示赞同。
期思站在那稳稳当当,不动声色,心里想,听起来是很有道理,但恐怕一丁点也不是为了大局,而是另有目的。
安王回头看了看期思,未开口表态,他一向不怎么出风头,于战事上更是不感兴趣,所以不会跟风说什么。
鸿嘉帝并不注意其他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附和或异议,只是看着期思,沉思片刻,问道:“老六,你怎么想的?”
期思这才上前一步,温雅端肃,一礼道:“父皇,若国之所需,自当在所不辞,何时都是一样的。”
嘉王热切地慨叹:“六弟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