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思点点头,看来林玉的风评一贯很不错。
“怎么,他对你有意见?”虞珂问道。
期思摆摆手:“那倒没有。”
兰阳也有别的事情要办,虞珂离开淮王府,兰阳也走了,他功夫很好,进来出去这一遭,府里其他人毫无察觉。
但事情的变化实在太快,自从期思回到晋国江梁城,仿佛一连串的骨牌被不断推倒,一件接着一件,局势瞬息就不同。
——兰阳送来消息的第三日,北境就传来消息:大凉起乱,集结兵马,已渐渐逼近晋国北境。
大王子的动作当真是快,看来这回是过于急切了,前脚元酀才回去帮着平了内乱,这边就急不可耐要兵权南下。
期思原本每次参与朝会只是当作出门散步,偶尔说几句无足轻重的话,避免朝臣们嫌他不关心朝中事情。
这回在朝会上听到大凉发兵的消息,他恍如一瞬间回到了当年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
但他很快平静下来,这回只是大王子急于用出征的机会证明自己,发兵仓促无名,更重要的是,没有燕国与他们联手,因此与上一次完全不同。
肃帝若是想发兵,谁都拦不住,也并不会因为期思是晋国皇子而犹豫。当然,打仗是一回事,肃帝必定会想办法把期思弄回燕国去。
期思确定燕国不会跟大王子联手,是因为李岑和裴家已倒,没有人兴风作浪,燕国也不希望再打,上一回两国联盟伐晋就不会重演。
“陆应秋刚好在北境大营,荆、朔二州调兵给他,再派狄宥良去,做他副将,北境布防倒不算仓促。”鸿嘉帝将军报随手甩在御案上,起身走到阶前,俯视殿内重臣,“众卿都有什么想法,说说罢。”
“据北境军报,大凉此次分批派兵,可见大凉王和大凉各部意见不甚统一,兵力最多二十万,北境大营加上附近州府调兵,应当是足够的。”兵部的大臣赞同道。
“兵虽够了,眼下却也只有陆应秋坐镇,加上狄宥良,北境那边还需派个人去才行。”鸿嘉帝皱皱眉头。
期思闻言,心里也赞同鸿嘉帝,北境打仗,朝中是需要派人的,只是不知要派重臣还是皇子去,按道理讲,这件事情上,嘉王是最突出的人选。
殿内一阵议论,重臣低声讨论,放眼望去,众人神色话语间各有打算,期思权当作旁观,这件事上,嘉王大概会主动出来,就是他立功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