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流浪地球》与电影产业链【41K】(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是,是因为特效团队的培养需要时间。”

“对于这部《流浪地球》,破晓阳光的直接投资是12个亿。”

“其中有5-7个亿是投入到了电影中,其余的全部用来投资有潜力、有想法的电影产业链企业。”

“后续又通过引荐投资人,在这个行业中加投了10个亿。”

“一些风险投资的机构,看中了它的未来,也跟着投入了不少的资金。”

“这22个亿所撬动的行业投资,超过了百亿。”

“这百亿,还不包括官方的一些扶持。”

“我可以说,《流浪地球》是一部100%国产化的电影,它代表了华夏科幻电影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国内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

葛丹阳露出了惊诧的神色,她通过企鹅内部知道了《流浪地球》的制作花费巨额资金,毕竟企鹅也是投资人之一。

只是,她不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仅是破晓阳光一家企业便对这部电影投入了12个亿。

一部电影不论如何也不可能花掉12个亿,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陆昂的资金有许多流入了产业链。

而后续陆昂说到,因为投资《流浪地球》,撬动了百亿的资金进入科幻电影产业链后,更是惊愕不已。

她忍不住便是道:“国内至今没有一部成功的科幻电影,你是如何说服资本为了科幻电影而去以最高的标准投资电影产业链?或者说,这些资本看中的是什么?”

陆昂:“我没有刻意去劝说,我只是将产业链发展状况和作品拿出来,让资本看到潜力就够了。”

“电影工业,并不是只能服务于电影。”

“便如其特效设计、特效渲染这些,影视剧都有需求。”

“甚至连游戏画面都会有需求。”

“而且,国内的电影工业,也不是只能服务于国内,国外也可以去突破。”

“咱们华夏缺足够庞大的市场,却愿意投入的资金,但唯独不缺少人才。”

“市场由我来带头培养,资金由我来带头投入。”

“当其他资本看到未来,自然也就愿意投入。”

葛丹阳点头:“很有魄力的决定,也是充满风险的决定。”

“作为破晓阳光的最大老板,你的每一项决定都会影响公司的未来。”

“做出决策投入12亿投资《流浪地球》时,破晓阳光的营收不超过十个亿,利润不过两三个亿。”

“你难道不担心投资《流浪地球》失败,会令公司破产吗?”

陆昂摇头,神情无比认真:“不担心。”

葛丹阳再次露出诧异,她见人无数,深谙心理学,从陆昂反应来看,是真的不担心。

陆昂对自己的判断就如此自信?

她却不知,那时陆昂的目标就是将破晓阳光折腾倒闭。

当然不担心。

只是《最长的电影》成功,令他意识到亏损倒闭很不可靠。

过年时与父亲交谈一番后,将目标改变为了推动破晓阳光上市。

他便也顺势借着《流浪地球》的投资,培养国内的电影工业。

不论是直接投资,还是通过合作间接投资,将电影工业培养起来后,对破晓阳光的估值都有着不少的帮助。

更何况,回到《流浪地球》本身,只要宣发得当,不缺少资金的《流浪地球》,在这个世界必然能够取得超过蓝星的票房。

收益足以弥补投资。

葛丹阳继续问道:

“在你的预估中,这部《流浪地球》的票房,能够达到多少?”

“10个亿?”

陆昂微微一笑:

“50个亿。”

葛丹阳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