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天,已经不算很热。
但是在摄影棚内,因为透气不佳,还是比外界闷热许多。
葛丹阳带着团队在棚内采集部分的场景,又拍摄了部分陆昂现场导演的画面,才在棚内寻找了一处有空调、灯光也符合拍摄要求的地点。
“葛总编,真的很抱歉让你们专门来跑一趟。”
陆昂伸出手,与葛丹阳一触即离、礼貌的握手后,便是带着歉意道。
这专访本就是为了宣传《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两部电影的,竟然还让对方跑如此远,他心中的确有些不太好意思。
“陆导这是客气了,来拍摄现场效果会比摄影棚中更好。”
葛丹阳微笑着道,这也是她第一次接触陆昂,对于这位娱乐圈内颇有些传奇色彩的年轻人,她也很感兴趣。
作为新闻人,陆昂的各种评价她都听说过。
桀骜不驯、目无尊长、德行不佳这些她听说过,才华横溢、天马行空这些评价她也听过。
两种完全不同、又非常极端的评价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非常少见。
这也算是陆昂传奇色彩的点。
寒暄式的交谈了片刻,她便因为陆昂逻辑清晰、风度翩翩、颇具幽默的谈吐生出了不少的好感。
似乎与传言中那些负面评价相差甚远。
不过采访未开始,或许谈及文娱领域的话题后,陆昂便会成为另一种状态。
霸道、自傲,甚至桀骜不驯、目无尊长。
类似的状况她也见过。
很多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与生活中的状态完全是两个样子的。
她心中对接下来的专访期待又有些担心。
【人物】栏目是视频+文字结合的报道,会有半个小时的采访视频。
如果陆昂展现出来的状态太差,即便采访完成了也不可能播放出来,只能节选文字。
这样首期的【人物】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交谈了片刻,正式的采访便开始。
葛丹阳从事采编行业超过二十年,进入企鹅新闻也有十年,风格干练。
她提出的问题,也多数简练,先是围绕着《流浪地球》开始。
“陆总,有一句话相信你也听过,叫做‘华夏无科幻’,曾经有许多人尝试拍摄科幻电影,最终却折戟于此。”
“前景如此不明的科幻电影,是如何吸引到你的?你选择拍摄科幻电影是基于什么原因?”
陆昂摇头道:“其实我不认同‘华夏无科幻’这句话。”
“不仅仅是科幻领域,我认为任何领域都是如此:不存在其他国家能够做得好,咱们华夏人就做不好的。”
“即便是短跑这种田径运动,真的存在基于人种天赋的差异,咱们华夏也有人能够创造记录。”
“文娱领域为什么会不行?”
“不行,只是因为前面的人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
葛丹阳:“所以,你寻找到的道路是?”
陆昂一笑:“投资,投资,还是投资。”
“大家都知道,科幻电影除了需要优秀的故事,便是需要足够成熟、优质的画面设计、渲染、制作方案。”
“故事可以创作,但是画面和特效就需要一个配套的电影产业链才行。”
“在《流浪地球》之前,顶级特效只能去寻找国外的公司制作。”
“这不是因为华夏人做不了,只是因为咱们国内没有配套产业的。”
“没有人愿意投钱,没有资金就没有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作品。”
“国外的特效制作团队是很顶尖,但是价格很高,动辄上亿美元的特效费用,几乎没有人承受的起。”
“既然寻找到正确的道路,那咱们若真的想制作出属于华夏的科幻电影,就得砸钱将科幻电影所需要的产业链培养出来。”
“有人问为什么《流浪地球》从筹备到现在,已经接近一年了?”
“是因为电影拍摄难度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