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唬谁呀!”吴昊说着就往二爷爷旁边一坐,讥讽道:“你动我一手指头试试!”
吴大勇撇着老吴冷哼一声。
“哎呀!回家。”吴卫国像没事人似的伸个懒腰,到炕沿边穿鞋往出走。
留下一句话:“不大操大办,但吃喝方面不能差,一会就去把肉拿回来化了,明天摘菜就切。”
“有钱了不能让人家在背后讲究。”吴大勇说完皱起眉:“可得东西吃了。”
现在的人都缺衣少粮,特别是其他屯子来喝喜酒的人,他们在家一个月都吃不上几顿肉。
又好几个月没吃到新鲜菜,来到这还不得放开了吃,有可能全家老小都得来。
他们老吴家办喜事就是赔钱。
吴昊宽慰道:“吃吧,反正下批歪瓜裂枣的菜也是送人,没啥心疼的,咱家办一次酒席别抠搜滴。”
说完叫吴猛和二叔回家抬鹿肉。
路上见爷俩要开口,他摆摆手说:“都是实在亲戚,说多了就见外了。”
爷俩只能点头,以后别的忙帮不上,那就只能在大棚上多尽心了。
吴猛问了一句:“用不用雇吹喇叭的?”
吴卫军马上拒绝道:“不整那玩意。”
吴昊也摇头:“算了吧。”
东北吹喇叭的叫喇叭匠子,不止白事用,有些结婚的也雇他们。
特别是过些年,他们也算是一种职业,九十年代,农村万元户也挺牛的。
而吹喇叭的,赶上“活”多的时候,一年就能赚一万多块,后来被音响取代了。
吴昊不想听唢呐声,总感觉不躺下听就是不尊重似的,这玩意一响,差不多就是吃席随礼了。
领爷俩回家抬鹿肉,又摘菜借桌椅板凳请掌勺大师傅忙了两天。
今早天还没亮,他起来把车打着火跟着去接亲,两辆带红花的卡车来到赵彩霞家门口。
这里有很多娘家且在等着,如果坐牛车去送新娘子天黑都回不来。
现在知道老吴家有卡车,肯定会接送的,那就都去吃“狗大户”。
大喇叭领人进屋去接新娘子,现在不流行盘头开脸婚纱之类的,新娘子穿一套新的红棉袄就能出嫁。
吴昊在外面安排老人和孩子坐车里面,剩下的人只能站在车厢上。
这已经很牛比了,如果坐牛车去,哪怕盖着被子,那也能冻出大鼻涕,而开卡车,冷透了也到了。
新娘子出来的时候就伴随哭声,吴昊看向赵彩霞的妈妈感觉挺有意思。
养了十几年的女儿被人家领走了,大部分丈母娘在送闺女出门的时候都会哭。
也能理解她舍不得,但是呢,你要让她把闺女留着养到老,她肯定不干,都有可能拿着鸡毛掸子往出打。
这就很有意思了。
吴昊等新娘子和娘家且都上车就往回开,三月份的天气非常冷,如今也不流行绕城录像啥的。
直接开车到家,等娘家且下车,吴刚开车去接他姥姥家那边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