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教授笑着点头:“不差这两天,喜酒肯定得喝的。”
在这里几个月时间和屯子里人处的不错,如果不喝喜酒就走,那肯定说不过去。
如今大棚里没多少活了,吴昊没让几人再去,下午领他们在屯子四周溜达溜达。
这几人来了就干活,还真没有好好转转,可惜现在是冬天,只能看看草场里的雪景和奔跑的野生动物。
晚上,吴昊洗完澡,进屋管妈妈要三千五百块钱,出门到隔壁房子里给两个教授每人一千。
三个学生每人五百块,这钱不收都得让他们收下。
如今大学教授的确踏实肯干,但不是谁都能请来的,他以后用人家的地方多着呢。
通过这两位还可以认识其他专业的教授,将来建农场遇到问题就不愁了。
王教授也不是白来,人家在京城那边接触的东西多,跟这边一结合实际情况。
又帮改良墙壁,有暖气就不用生炉子了,这样能省不少事。
以后还能给弄一些他们新研究出来的优良种子,光帮助这两样就不是小钱。
他家这太冷,大棚技术落后,目前已经做到极限了。
吴昊知道更好的大棚,用钢架和玻璃,这样蔬菜长的好,可惜建不起。
八四年建这种大棚,一亩地就得几十万,建一千亩地都不敢想。
就算从老毛子那边弄钢材和玻璃,材料费节省一倍也盖不起这种大棚。
如今只能用砖头,等过些年才能考虑换大棚的事。
两个教授和三个学生拿着钱,心里挺不好意思的,本来就有工资,来这干几个月活又赚一年的钱。
心里感叹老吴家敞亮,等晚上睡觉时脸上也挂着笑容,毕竟都有一家人要养活。
吴昊早上吃完饭叫二先生他们一起扛着苫布去吴猛家搭棚子。
永久性冻土需要刨坑立木桩,上面还要用木头连接,然后用苫布包上。
宽十米长十多米的棚子,就是为了在里面摆放桌椅,后世不用立木桩,都是用铁架子。
哪怕二十年以后,大部分农村也是搭棚子办酒席。
还可以在里面生炉子取暖,坐在炉子旁边的人,暖后背冻前胸,坐在门口的只能靠抖。
有这棚子挡风起码比露天强。
二十多个老爷们忙了一天,女人也贴喜字忙其他的,晚上都在吴猛家吃饭。
吴卫国等人都散了才对吴卫军说:“就剩一个侄子结婚了,我这当大爷的给他拿二百斤菜,再拿三头鹿。”
“剩下的就不能拿了,容易让结完婚的挑理,你家再杀头猪吧。”
“够了够了,剩下的我家自己来。”吴卫军急忙摆手,二百斤歪瓜裂枣的菜都是好东西,给的可不少了。
吴猛心里感动,说了句:“大爷敞亮。”
吴昊挤兑一句:“爷花子钱不心疼。”
“跟谁爷孙子滴?”吴卫国一瞪眼问道:“家里的东西全是你的呗?用不用你爹妈都搬出去?”
“带我妈干啥呀?”吴昊低头嘀咕一句。
“我特么就知道你得养你妈不能养我!”吴卫国骂骂咧咧从炕上站起来转圈找鸡毛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