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已经找专业人士断过代,说是明永乐间的东西,这可是难得的宝贝。
如果檀润青真喜欢,自己就送给他。
目的当然是收买,以免他回金陵之后,把自己卖军火一事报告给戴春峰。
要是让戴春峰知道自己卖军火,那么自己这个警察局副局长很可能就当不成了。
当然,送东西也是一门学问,特别是这种古玩,不能一上来就直接说送。
得先拿出来用,看看对方是不是识货。
毕竟千百年来,这些东西只有文人雅士才懂。
要是对方说错了,那么在心理优势方面自己就搬回一城,至少让对方不敢再轻视自己。
然后再把这宝贝送出去,给他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那么后面的事肯定就好说许多了。
檀润青轻轻抿了一口茶,随即勾唇一笑。
“这茶甘醉清香,刚入口的时候微苦,吞下去之后却有持久的回甘,倒真是正宗的信阳毛尖。”
“至于这盖碗,看上去倒真有点像明永乐年间的青花瓷器。”
这小子竟然说对了,不过王有哲觉得他一定是随口蒙的,于是又追问。
“这么说,润青兄对青花瓷也有研究喽?”
他要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自己可以反过来给他上一课,这样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就会大有改观,为一会儿谈正事打好基础。
檀润青摇了摇头,“研究称不上,我们家就有一套永乐官窑的青花瓷盖碗,你这个碗跟我们家那套看上去有点像。”
“何以见得它就是明永乐年间的东西?”
知其然很可能是蒙的,只有知其所以然才是真正的行家,所以王有哲继续追问。
然后又故意放出一个烟雾弹,“有的人还说我这个杯子是宣德年间的东西呢。”
檀润青怎么会不知道这家伙在考自己。
前世他曾经在一家文物贩子内部当过卧底,在这方面下过功夫,所以这种小知识根本难不倒他。
檀润青将手中的杯子放下,开始侃侃而谈。
“永乐青花瓷的特点是胎质细腻洁白,釉色白中闪青,釉层肥厚。”
“当然,宣德时期的瓷器也差不多是这个特点,所以有‘永宣不分’的说法。”
“但是如果你仔细区分的话,这两个朝代的器物多少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檀润青回头看了那个杯子一眼,将杯子端起来放在手上掂了掂。
“首先是重量,在同等大小的条件下,永乐时期的青花瓷会比宣德青花更轻一些。”
“其次是在釉色,永乐青花瓷釉色较白,釉质也更加莹润一些。”
“而宣德青花瓷的釉色则是‘亮青釉’,即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不刺眼,白中泛着点淡淡的青。”
“第三就是在款识方面,永乐青花瓷仅仅在碗内底心上署款“永乐年制”四字,而宣德青花瓷的署款位置则不太固定。”
说完,檀润青又端起茶杯掀开盖子,抿了一口茶水,随即赞许地点点头。
“嗯,这茶经久泡,越久味道越甘醇,果然是难得的好茶。”
赞完茶之后,又不无惋惜地轻叹了口气。
“唉,可惜这个杯子不是真正的永乐青花瓷杯,要是的话,这茶喝起来会更有滋味。”
原本王有哲以为这小子对永乐青花瓷的特点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应该在这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这也说明他喜欢,否则不可能研究得那么深入。
那么自己一会儿把这套杯子送给他,对方一定会高兴。
这马屁算是拍到点子上了,王有哲不由暗暗得意。
哪想到,最后等来的鉴定结果竟然是赝品。
王有哲惊得张大了嘴巴,“你刚才不是说它是永乐年间的物件吗,怎么又说是假的呢?”
檀润青将身子靠在身后的椅背上,不慌不忙道。
“我只说它像永乐年间的东西,并没有说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