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此事丘且去找子明先生问问,再做决断!”</p>
三桓眼下都没有人再有执掌鲁国的能力,季孙斯和孟孙何忌甚至还在为自己家族的内患而忧心忡忡。</p>
而叔孙州仇,因为郈邑的事也还没缓过劲来,甚至都不知道该拿郈邑究竟如何是好了。</p>
不过这也难怪</p>
毕竟叔孙州仇还是年轻,虽然是有了些许的主见,但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却也拿不定什么主意。</p>
孔丘也不敢怠慢,在与三桓告辞后,便立刻坐上马车,径直来到了杏林。</p>
李然见到孔丘,也已是知其来意,便是说道:</p>
“夹谷之会,鲁侯势在必行!而且鲁侯若去,那仲尼兄也是非去不可的了。”</p>
而待孔丘是将自己的担忧给说出来后,李然却是不由冷哼一声:</p>
“然当然知道,齐国方面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甚至是不排除会动用武力,来威逼君上就范。而且……齐侯杵臼素以齐桓公作为自己的榜样,又如何能不知‘柯之盟’的故事?”</p>
“当年,齐桓公欲在柯之盟上,欲胁迫鲁庄公,却最终为曹秽所挫。很显然,仲尼兄此行若去,恐怕是比曹秽当年更为凶险呐!”</p>
“然而,仲尼兄眼下若欲整顿三邑,齐鲁两国则必得安定才是。若齐鲁不定,则三邑便有了不可堕的理由。而且,齐国若是以鲁侯不去会盟为借口,再次号令天下诸侯前来伐我,届时岂不糟糕?!”</p>
孔丘闻言,亦是无奈道:</p>
“是啊!其实丘也是作如此想的。所以此番盟会看来是势在必行的了!”</p>
“只是……正所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人如今分明便是来者不善,丘恐怕亦不能是将其等闲视之!”</p>
李然应道:</p>
“嗯,仲尼所言甚是。故而此次会盟,虽是以文事为主,却也必须要备有与之相称的武事方能前往!”</p>
孔丘稍一思量,点头道:</p>
“嗯,既如此,那丘便请君上带着左右司马一同前往!”</p>
所谓的左右司马,其实也就是拱卫鲁侯安全的三军指挥。</p>
若是参加普通的会盟,一般是不太会考虑动用三军为之保驾护航的,通常都是只命一上卿,带领亲军即可。</p>
而此番夹谷之行,孔丘竟准备是直接动用三军,可见其审慎的态度。</p>
不过,虽然如此,但孔丘却依旧是还有一层顾虑:</p>
“只是如此一来,齐国只怕也会增派与之相应的兵马……”</p>
李然说道:</p>
“仲尼大可放心,齐侯此人虽是好大喜功,却又为人素爱面子。若是万不得已,是绝计不会在夹谷与我等大动干戈的。仲尼兄只管见机行事即可,只需是秉义礼而行,此行便可无咎啊。”</p>
“至于夹谷,此地多为来人所居。恐怕,这也是田乞的阴谋所在!”</p>
孔丘不由是一阵皱眉:</p>
“看来鲁侯此行确是凶险无比,哎……丘只怕到时候也是操持不住。”</p>
李然见孔丘又是愁容不展,不由是微微一笑,并是与之言道:</p>
“呵呵,也罢!然便也跟着仲尼兄一起,陪同鲁侯一道前往吧!仲尼兄以为如何?”</p>
孔丘闻言,勐一抬头,颇有些惊讶的看着李然。</p>
他当然知道李然这句话的分量。</p>
他若是真能够前往,对于他而言无异于是有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p>
但同时,也就意味着一旦夹谷有失,那他们便再无回旋的余地。</p>
孔丘不无有些迟疑的问道:</p>
“恩公……当真选择前去?”</p>
——</p>
第644章_夹谷密谋</p>
只见李然甚是笃定的点了点头:</p>
“此事非但是关乎鲁国,而且……呵呵,我李某也想见识一下,这田乞究竟是有何能耐!”</p>
这时的李然非常清楚,在郈邑之战中,他其实就等同于又再一次的卷入了天下纷争之中。</p>
而他,也正想借此机会,来向暗行众宣誓自己的回归!</p>
孔丘闻言,不由大喜。</p>
他本来还有些踌躇不定,但如今有了李然的这一番承允,心下大定。</p>
他也就此无有二话,当即起身辞别李然,又单独去见鲁侯宋。</p>
孔丘向鲁侯宋提及李然。</p>
关于李然,鲁侯宋自然也是知晓的,也知道李然曾为了扶立自己的兄长鲁昭公而四处奔走。</p>
这倒也就罢了,而在鲁昭公薨逝之后,李然又曾是想要让鲁昭公的两位公子来继承君位。</p>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鲁侯宋内心深处,是不怎么待见李然的。</p>
所以,李然虽是在鲁国客居了多年,但他与李然几乎都没怎么见过面。</p>
不过,关于李然的能耐,鲁侯宋也是早有耳闻。</p>
而夹谷之会,对于他而言,也可谓是危机重重。他也非常清楚,若得此人一同前往,作为鲁侯宋而言,他自是也不会拒绝。</p>
“孔卿的这个提议,寡人自是无话可说,但是当真是必须要前往夹谷吗?寡人这心里,总觉得没底!”</p>
孔丘正色道:</p>
“还请君上放心,正所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自古以来,诸侯因文事或者武事而要越出自己的疆界,必定配备文武官员作为随从。所以,此番夹谷之行,还请君上配齐左、右司马,与三军同去,如此便可万无一失!”</p>
鲁侯宋点了点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