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414章 邓析的是非之辩(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得不说,这也是正义的。”</p>

“若是一小儿生病,却不肯吃药,其父欺骗他这药是好吃的,并让孩子接受,或者用蜜水临时换掉以欺骗,从而用良药救了孩子的命,何如?”</p>

“这必须是对的。”</p>

“若你的一个朋友陷入了极度的疯狂之中,有自裁的倾向,而你偷走了他的剑以防他自杀,这种算不算得偷盗行为呢?”</p>

叶戌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李然和孙武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觉得这个邓析果然是诡辩鬼才,让人无可辩驳。</p>

“这虽是偷窃,却也是理所应当的。”</p>

邓析双手微微朝上,撩起衣袖。</p>

“析再问,究竟是一个自愿违反正义的人不正义,还是不自愿违反正义的人不正义?”</p>

“还有,阁下方才说起‘詈夷为跖’,那析倒觉得奇怪,要说这武王伐纣既然是正义的,那么反对此事的伯夷,叔齐为何也是正义的呢?这岂不自相矛盾?既如此,那‘詈夷为跖’又有什么问题呢?”</p>

“詈夷为跖”是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比喻颠倒黑白,诬蔑好人。</p>

这伯夷和叔齐二兄弟,当年拉住其弟周武王的马缰劝谏其不可以臣弑君,姜尚却最终放他们而去,而他们二人就此立誓不食周粟,直至活活饿死。</p>

所以,夷、齐二人如此的知礼守义,以致于当时没有人说他们这是不对的。</p>

而周王伐纣也是天命所归,民心所向,那自然也是正义的。</p>

所以,这种矛盾,就难免是让人们的是非观有些混乱。</p>

“戌已经对自己的回答丧失了信心,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先生了……”</p>

邓析听罢,知道自己又把一个人的脑子给搞混了,于是不由自鸣得意的大笑了起来。</p>

这时,一旁的孙武显然还有些不服,便是出言辩驳道:</p>

“先生,夷、齐二人尊父命而弃君位,此为大孝,又因文王初丧,劝武王不动干戈,这也是为孝。如此大孝之人,自然是正义的。至于你说的伐纣,实乃顺应天命,纵是非礼之举,却也是天命所归,无需争辩的!”</p>

邓析斜眸看了一眼孙武,打量了一番其装扮,便是立刻猜出了孙武的身份。</p>

“哦?如此看来,想必叶公对于是非对错,亦是有自己的见解?”</p>

“当然!小者如‘有债照还’、‘利是害非’、大者如‘大公无私’,这些难道不是君子之义?!”</p>

邓析呵呵笑了起来,仿佛是听到什么笑话一般,迟迟停不下来。</p>

孙武多少有些恼怒,但还是忍了下来,他向来稳重,也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p>

“敢问叶公,若叶公借了朋友一把剑,而这位仁兄即将疯癫而欲杀人,所以执意要叶公还剑,那敢问叶公此时究竟是还呢?还是不还呢?至于‘利是害非’,又何以知道自己利的便为是?而害的便是非呢?”</p>

“至于‘大公无私’……呵呵,那更是无稽之谈!正所谓‘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是非无穷。’世间又有何人能兼顾得了天下所有人的是非呢?”</p>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p>

“君主们所自认为的大公,当真是大公吗?那若是制作了对民众不利的律法,而民众还要按照这个去执行,那是否是正义的呢?他们若是本身就没有搞清楚究竟何为‘大公’,那‘无私’又该从何说起呢?”</p>

——</p>

第414章_两可学说</p>

邓析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思,是非曲直,确实本就难有定论,而且站在不同的角度,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p>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门口处又来了一群披麻戴孝的人,看到院门大开,便当即是涌了进来。</p>

当先的乃是一名孝子,只见他跪拜在地,请愿道:</p>

“先生,眼下有一件难事。大家都说先生极有智慧,所以还请先生能指点迷津!”</p>

邓析将李然等人放在一边,起身将那个孝子拖拽起来:</p>

“有什么话只管说来,何必行此大礼?”</p>

原来,这家人是淹死了人,却被另一家捞去了尸身。这家人自然是要前往求尸,岂料捞到尸身的人却漫天要价。他们固然亦是家庭殷实,但也觉得有些受不了这个价码。</p>

邓析听完,却是玩世不恭的一笑置之:</p>

“你们为何着急?得到尸身的人,难道他们还能卖给别人吗?迟早不还是要赊给你们?”</p>

这家人听到这话,顿时恍然大悟,纷纷道谢,感恩戴德的离去。</p>

待他们刚走不久,却又有一批人是涌了进来,原来却是捡到尸身的那一家子。他们听闻了邓析是给那一家子是出了主意,便是特意前来兴师问罪来的!</p>

而邓析见状,却又是笑道:</p>

“你们也可宽心,他们又无有别处可以买到,既是无可替代的,那总归还是要来找你们的!”</p>

这一帮人一听,亦是茅塞顿开,对邓析千恩万谢之后,这才离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