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辰凌相信,两三年之后,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会超越其它六雄,成为第一位,军力也会飙升,骑军筹备妥善,火药研制出来,就是对东胡用兵的时候了。
介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七国各有掣肘,没有发动大规模冲突,当然边境小规模战斗还是不可避免,总体来说,相安无事,都在忙着巩固底盘,发展经济,修筑城墙等,春去秋来,两年的时间过去了。
在此两年时光中,燕国抓住了战略机遇,变法更深入,兴工商,重文教,扶农牧,大修水利,开垦荒田,改造农具,提高物质、生产资料等,给各行各业制造大量的盈利机会。
这样一来,乡野民众,丰衣足食,存粮富裕起来,有了自己的铁农具,如铁锹、曲犁、镰刀、斧头等,以前燕国乡野农夫,用的都是青铜钝器,甚至石斧等,耕种效率低,浪费很多人力、物力,如今生产工具改善,耕种面积大幅度提高,粮产也丰富了。
在经商方面,效果最明显,其它诸侯国内都是“重农抑商”的政策,简直工商业发展,而燕国却鼓励和保护工商业,尤其是经济命脉,全部操控在国家手里,纺织、造船、军工、陶瓷、砖窑、煤矿、铁矿、印刷等等,都是国家控股,民办的手工业如养蚕、种棉、丝织、制笔、牙刷等小东西,由私人商贾经营,市场空前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