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封印,开!(2 / 3)

魔临 纯洁滴小龙 3171 字 2023-01-07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外头准备如何了?”</p>

“官家稍后,奴才去问问。”</p>

赵成刚准备出去,似又想到了什么,将自己身上的红袍宦官服解开,露出了穿在里头的内甲,道:</p>

“官家,奴才把这内甲拿来,您穿里头吧。”</p>

之前没打算拿出来,但一想到要联姻,他就拿出来了,赵公公可谓极其现实。</p>

赵元年抿了抿嘴唇,没推辞,接过赵成换下来的内甲。</p>

见赵成又要来给自己重新更衣,</p>

赵元年马上摆手道:“你去外头问问,我可以自己来。”</p>

“是。”</p>

赵成马上跑了出去。</p>

外院亭子里,看见王爷和世子面对面地坐着正说着话。</p>

赵成马上停下脚步,候着;</p>

很显然,后头那个官家的事儿,并不重要。</p>

至少,在赵成看来,远远不及王爷父子俩说话来得重要。</p>

……</p>

“外头和这里,你选哪个?”</p>

郑凡问自己的儿子。</p>

郑霖开口道:“就留这儿了,懒得腾地儿了。”</p>

“我还以为你更喜欢外头的场景。”</p>

“那是爹你更适合的位置。”</p>

郑凡点点头,站起身,似乎又想到了什么,道:</p>

“哦,对了,你娘待会儿也会在这里。”</p>

“什么!”</p>

郑霖脸色当即一变。</p>

郑凡笑了,一副你想什么我全都清楚的神情。</p>

郑霖的神色,开始变得阴沉起来;</p>

倒不是对谁发怒,而是原本预想中的手痒一幕,正在逐渐和自己远去,故而本能的不开心。</p>

“爹待会儿会把你娘带出去。”郑凡说道。</p>

郑霖面部表情一下子舒缓下来;</p>

“你铭干爹留下,瞎子,我也带出去。”</p>

郑霖身子一下子柔和下来,靠在了椅子上。</p>

“不说话就是不同意?”</p>

“同意。”郑霖马上道。</p>

“哦,那就是不同意了。”</p>

“谢谢……爹。”</p>

郑凡笑了,摆摆手,道:“这才对。”</p>

王爷离开了这座行宫。</p>

见王爷离开后,赵成才凑到世子殿下跟前,询问道:</p>

“殿下,可是准时开始?”</p>

郑霖点点头,</p>

道:</p>

“嗯。”</p>

……</p>

燕军,亦或者叫燕楚联军,在入乾拿下静海城后,就没有再继续进行什么大规模的军事动作;</p>

虽说顺势拿下了静海城附近的几座上下游以及附近的县城,扩充了一下军力影响,但并未继续对着乾国江南深入。</p>

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军事方面来讲,郑凡这次亲自带来了五万晋东精锐,加上三万楚军,再算上谢家征发的山越部族仆从,十万大军,是有的。</p>

可十万大军,对一城一地而言确实是够了,但对于一域来讲,就有些不够看了。</p>

分兵四下出击,只会将自己本方的实力给瓦解掉,毕竟,十万大军里有半数是“友军”,分开来配合时,还得互相提防,五加五小于十;</p>

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抢劫与破坏,从而将自己的局部军事优势给分化掉,实在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p>

二则是政治层面上,以大燕摄政王的名义发布赵元年新君登基的檄文,这影响力,比大军四出征伐,可要大得多。</p>

今日,静海城内的官绅大族,以及不少从江南其他地方赶来的大族代表,聚集在静海城外的一座昔日的皇帝行宫,要举行登基大典;</p>

另外,安海镇指挥使杜昇,将率部来投。</p>

当年年尧率楚军攻乾,将乾军打得溃不成军,最后还是靠孟珙挂帅,才将年尧给挡了下来。</p>

这位早在十多年前就和摄政王在绵州城交过手的将领,最擅长的,就是防御作战,他更是亲自经营建立起了以安海镇、门海镇、东如镇的对楚防御体系,被乾人称之为小三边。</p>

只不过先前燕军进来时,是绕了一下道,直接跳过了这一防线。</p>

这在军事层面上来说,是一种大冒险,因为你的后方处于敌人可切断的范围内;</p>

而之所以敢这般做的前提是,燕军有那个自信,只要乾军敢从军镇里出来就给他在野外打垮。</p>

从今日之局面来看,</p>

新君登基,</p>

文武虽然不多,但都有,至少这个“伪朝廷”最基础的体面,已经初步具备了。</p>

如果……真是这样子的话。</p>

……</p>

高台上,王爷坐在帅座位置。</p>

四娘和瞎子,分立其左右。</p>

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来接受乾人一指挥使的投诚,可谓给足了面子,说礼贤下士都有些不够,应该是千金市马骨了。</p>

不远处,</p>

杜昇率八百亲骑策马而来,其本部兵马,在距离此地二十里处扎营。</p>

然而,</p>

杜指挥使来是来了,但在跟前时,却止步了。</p>

刘徽在此时上前道:“王爷,许是杜指挥还心有疑虑,亦或者,还想再……那个一点,臣请前行劝服其打消疑虑。”</p>

杜昇是刘徽劝降来的,这是他刘徽在“新朝”,不,在王府面前的第一个功劳资本。</p>

而杜昇此举在刘徽看来,这是故意给自己台阶上台一起表演好最后一出,花花轿子大家抬嘛。</p>

郑凡看了一眼身旁的刘徽,</p>

笑了笑;</p>

没说准他去,也没说不准他去。</p>

身边的谢玉安会意,上前问刘徽:</p>

“刘大人。”</p>

“在。”</p>

“您在这儿,看谁比较不顺眼的,比如你的手下,你觉得他可能不服你或者不服新朝廷还念旧乾的?”</p>

“卑职手下可都忠诚于王爷,绝无……”</p>

谢玉安目光一沉;</p>

刘徽张了张嘴,</p>

道:“王乐安,他,他和我有间隙。”</p>

王乐安是原静海城副指挥使,刘徽开城门献城时,他被刘徽提前看押住了,等燕军进城后,王乐安没办法,只能选择投降,但一直骂骂咧咧的,这几日喝酒时,没少骂刘徽是乾奸枉读圣贤书的话。</p>

“好,那就派他去。”</p>

“是。”</p>

军令下达,站在下面都没资格站台面上的王乐安一下子有些发懵,但刹那间狂喜涌上心头。</p>

他骂刘徽,一大半的原因是你他娘的要投燕人为何要把老子绑住,害的老子现在也投降了却一点存在感都没有;</p>

眼下,显示存在感的机会来了,王乐安还以为自己可能名声在外,简在王心了呢;</p>

亦或者,是燕人有意提拔自己好来分化制衡刘徽。</p>

故而,王乐安欣然领命。</p>

王乐安去了,</p>

没多久,</p>

王乐安就去了;</p>

他的人头,被杜昇砍下,派一名亲卫,送到了准备接受受降仪式的台面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