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政变(1 / 3)

魔临 纯洁滴小龙 2223 字 2023-01-07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乾国,</p>

玉虚宫;</p>

这是一座坐落在上京城西南角属于皇室的道家宫苑。</p>

是当年乾国仁宗朝时修建,时逢西南大旱,仁宗皇帝想为灾区百姓祈福,下令修建了这座道宫,自己在里面吃斋三月。</p>

这也是仁宗德政之一;</p>

只不过吹捧他的士大夫,有意无意地集体忽略掉了这偌大的道宫修建起来,又得靡费多少的这个问题。</p>

当初燕军攻破上京城后,并未过多地恋战,而是选择急匆匆地调转大军回援接应自家以身作饵的王爷,所以,上京城四周的很多地方,并未遭遇燕人的肆虐。</p>

玉虚宫也保留完好;</p>

如今,</p>

这里住着一个人,他的身份曾无比尊贵,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p>

但,</p>

也只是曾经了。</p>

一身亲王服的赵牧勾,在两个宦官的带领下,行进在这深苑之中。</p>

终于,</p>

在一片枯败落叶所在的庭院里,看见一身白衣坐在那儿的太子殿下。</p>

太子看起来有些萎靡,但精神,很好,身体也没什么毛病,五年的圈禁,没让他日渐消瘦,反而胖了不少。</p>

两个宦官带完路后,默默地退下,将这里留给了两位姓赵的。</p>

“你怎么想来看本宫了?”</p>

“因为该来,所以来了。”赵牧勾将自己提着的食盒放在地上,打开,从里头取出几道小菜,还有酒水。</p>

太子并未看见这些吃食而兴奋地扑上来,看他形态变化就知道,在这里,他不缺锦衣玉食。</p>

穿得有些随意,是因为当锦衣只能夜行无法示人时,也懒得拾掇自己了。</p>

不仅在这里吃得好,这里还会定期送女人给太子临幸。</p>

这五年来,太子已经为赵家又诞下了两个皇孙和两个皇女。</p>

只不过,妃子只能在晚上留宿,会被宦官裹着被子送进去,天明后又会被带出去,而生下的孩子,也不会放在这里养。</p>

这,其实是标准的天家圈禁。</p>

圈禁你的自由,但也就仅仅是自由。</p>

在升斗小民眼里,这依旧是梦中难求的日子。</p>

赵牧勾摆好了酒菜,席地而坐。</p>

他已经褪去了属于少年郎的青涩,蓄了须,看起来,俊朗稳重。</p>

太子身子前倾,仔仔细细地盯着赵牧勾,</p>

道:</p>

“看看你,再看看本宫,呵呵。”</p>

赵牧勾没招呼太子进食,而是自己端起酒杯,饮了一口,又用筷子夹起一块豆腐干,送入口中。</p>

“你怎么不说话?”太子问道。</p>

“我从外面来。”赵牧勾放下了筷子,“合该你来问我才是。”</p>

“我该问你什么?”</p>

“随意。”</p>

太子抿了抿嘴唇,道:“父皇还好么?”</p>

“官家身子,不大好,但也不算坏。”</p>

四年前,官家命人在上京城东南角修建了一座清心阁,一为静养,二为祈福。</p>

民间传说,是官家仁德,为当年死在燕狗屠刀下的上京百姓的亡魂做法事,以求他们超脱;</p>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当年上京之所以会被燕狗破入,是官家举措无能的结果,故而官家无颜面对这座上京城;</p>

这两年,更是传出想要迁都的说法。</p>

所以,时下大乾之格局,颇有些诡笑。</p>

皇帝与太子,都不在京城皇宫里住着,而是分别在东西两角,住在道观里。</p>

“你说,本宫什么时候才能出去?”</p>

赵牧勾面对这个问题,直接回答道:</p>

“当年燕国的那位三皇子,圈禁于湖心亭多年,出去后……”</p>

“他是皇子,而本宫,是太子!”</p>

“您还觉得自己是太子么,我的太子殿下?”</p>

“你……”</p>

“您认为官家会将大宝,传于一个曾给自己起谥中加‘厉’字的储君么?”</p>

“你……”</p>

“谁都清楚,您没机会了,而留着您,却可以让太子的位置,一直悬着,让官家不至于再担惊受怕。</p>

国本在,却又等于不在,大乾,没有储君,只有官家。</p>

这才是官家的安排与想法。</p>

底下大臣们,就算是想要建言再立国本,也绕不开您去;</p>

但,总不能让大臣们建言先废了您……或者先杀了您吧?</p>

这就是一道死结,一直卡在这儿,这,也是您的作用。”</p>

“你今日来,就是为了要与本宫说这些的么?”</p>

赵牧勾摇摇头,道:</p>

“当然不是。”</p>

“说吧,你的目的。”</p>

“我想救您。”</p>

“你自己刚刚都说过了,本宫一出去,就会没命,除非……”</p>

“就是那个除非。”赵牧勾直言了当。</p>

“呵呵呵……”太子笑了起来,不敢置信道,“天道变了呀,太祖皇帝一脉,当了近百年的猪猡,竟然又立起来了么?”</p>

赵牧勾没生气,而是很平静地看着太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