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手段,有能力,会练兵,会打仗,而且,他还有一个特点,其军事主张和老钟相公一致,那就是………苟。</p>
反正乾国地大物博,人口稠密,以前军事废弛,那是以前的旧账,咱现在,慢慢还,慢慢苟发育就是了。</p>
此人来到三边后,乾国三边的气象,必然会大不相同。</p>
第三个好消息是,苓香怀了,然后,何思思又有了。</p>
由此带来的坏消息则是……</p>
他姬老六,</p>
要当和尚了!</p>
其实,姬老六以前不是没有风流过,姬妾成群也有过,你说是伪装也罢,但真要说完全没有享受过其中,那也是忒假了。</p>
但婚前和婚后不同,男人,成了亲后,马上就成熟了许多。</p>
当和尚的感觉不好熬,</p>
但只要想一想自家那位姓郑的兄弟虽说一直有好人妻之癖,但姬老六是清楚的,郑凡真正的女人,其实也没几个。</p>
站得越高,</p>
经历得越多,就越难陷入什么所谓的情和爱之间,是真没那个功夫。</p>
晚上,陪陪儿子,听儿子嘴里冒出一些音节,也不失为一种享受。</p>
伸手,</p>
拿起一个窝窝头,</p>
咬了一口;</p>
这时,</p>
外面忽然传来连声大喊:</p>
“大捷,大捷,大捷!!!!!!!!”</p>
“伐楚大捷!伐楚大捷!”</p>
“郢都破了,郢都破了!”</p>
……</p>
“六弟,户部现在,担子大吧?”</p>
后园小偏厅里,太子看着姬成玦问道。</p>
姬成玦耸了耸肩,</p>
笑道;</p>
“也还行,要啥没啥,省得再去权衡给谁家多谁家少了,倒也落得个清静。”</p>
“还好,仗,快打完了。”太子笑道,“接下来,应该要议和了。”</p>
姬老六则道:“希望如此。”</p>
太子能够看清楚这一层,姬老六是不信的,在其他方面,太子可以说是不错,但在兵事上,太子应该和自己一个水平才是。</p>
这意味着,太子身边有善于兵事的人,对他进行了分析。</p>
不会是老四,老四就算真投靠到太子那一头,今天也根本来不及过来发出自己的见解。</p>
应该是别人。</p>
且这种“应该要议和”的话,也不应该是兵部大臣所说,刚收到大捷的消息,在明面上,就算要说,也应该说什么趁胜追击,一举灭楚这类的吉祥话,而不应该在打下楚国国都后,说出“该议和了”这种。</p>
再者,父皇曾三令五申,敢非议前线战事者,重罪。</p>
所以,应该是太子东宫里的人,而且这个人,是太子身边的亲近者,在太子得知大捷的消息后,迅速对太子提供了自己的看法。</p>
该查查了。</p>
这时,</p>
魏忠河走出来,</p>
道:</p>
“陛下宣宰辅大人、太子、六殿下觐见。”</p>
这意思是,其他大臣,不见了。</p>
赵九郎走在前面,太子随后,最后的,是姬老六。</p>
三人在魏忠河带领下,进入了一个小楼。</p>
小楼面积不大,中间用帘子隔开,看不见里面。</p>
“臣参见吾皇万岁。”</p>
“儿臣参见父皇。”</p>
帘子里,</p>
传来燕皇的声音:</p>
“起了吧。”</p>
声音,有些疲惫。</p>
三人起身。</p>
姬老六看着面前的帘子,依照他对自己父皇的了解,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自己的父皇,绝不会用这种流于形式的物件做遮挡的。</p>
他可以用手段,他的手段也很厉害,但他不屑用这种手段。</p>
但这种情况下,不见大臣,不见儿子,是不可能的。</p>
燕皇陛下,</p>
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p>
必须让自己的臣子和儿子们知道,</p>
他,</p>
还清醒着。</p>
就是魏忠河,也承担不起“隔绝中外”的罪名。</p>
但凡有这种举动,就会被视为谋逆。</p>
接下来,</p>
燕皇的反应,</p>
更是佐证了姬老六的猜测,</p>
因为燕皇没有用一问一答的方式,</p>
而是直接以自己口述的方式以做安排,这意味着燕皇现在的精力,很成问题。</p>
“对楚接下来的一切事宜,以靖南王的意思为准,太子照办就是。”</p>
“是,儿臣遵旨。”</p>
这意味着,靖南王的意思,将变成朝廷的意思,监国太子会完全地配合靖南王。</p>
是战是和,</p>
若是战,如何战,</p>
若是和,如何和,</p>
都由前线的那位统帅说了算。</p>
这已经不仅仅是相信靖南王的能力了,更是一种莫大的信任。</p>
“赈灾之事,莫要着急,只要打了胜仗,老燕人,一切都好说。”</p>
这是对民心的安抚,以及一种莫大的自信和笃定。</p>
“是,儿臣明白。”姬老六马上回应道。</p>
“要求今年乾人岁币,换做粮食,向乾国朝廷,追责钟文勉擅自犯我边境之罪。”</p>
楚国皇都告破,不管怎么样,大燕伐楚之战,形势大好。</p>
在这种前提下,对乾人,可以蛮横一点,行压榨之举了,而乾人,应该会忍气吞声。</p>
“是,陛下。”赵九郎行礼回应。</p>
“好了………”</p>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太子说道。</p>
“说。”</p>
“捷报折子上,靖南王特意提到了平野伯,在伐楚之中,立下的所有功绩。”</p>
不写别人的,就详细写了平野伯。</p>
这是什么意思,</p>
都懂。</p>
况且,这确实是实打实的功绩,虽说战事还没结束,结果也没出来,但有些事儿,是必须要提前准备的。</p>
包括晋东那里的政治军事格局,也必须早做安排才能早些安稳。</p>
太子,其实也是为了给郑凡求封赏。</p>
世人都知道平野伯是六爷党的头号大将,</p>
但太子却急着帮忙请封,腹黑点,可以说太子是在给平野伯递送玉如意,想挖六爷党的墙角,阳光一点,就是太子公忠体国,一心为公。</p>
“封侯……”</p>
帘子里头,燕皇开口道。</p>
没人觉得意外,都认为,这是题中之意,如果对楚那边接下来不再发生什么大的意外的话,平野伯封侯,近乎是板上钉钉的事。</p>
他的功绩大到,</p>
没人能去忽视的地步,</p>
如果他没背景,</p>
还能用年纪太轻,先行记着日后再封也是为他好这种理由搪塞推延一下。</p>
但问题是,</p>
靖南王已经直接点了出来,</p>
当有足够强力的人罩着你时,</p>
你会发现,很多理所当然的规矩会立马理所当然的消失。</p>
封侯……</p>
姬老六在心里盘算着,</p>
镇北侯,靖南侯,安东侯,东南北,都有了,也就剩下一个了。</p>
同时,姬老六心里也明白,一旦郑凡封侯,那近乎是要封疆的,晋东那块地方,必须得有人守,像当初初代镇北侯看守荒漠一样。</p>
这样一来,</p>
自己是皇子不假,</p>
但郑凡已然是藩镇了,</p>
真正的强大藩镇,是连朝廷连皇帝的旨意都可以去违背的,何况他一个皇子。</p>
也因此,</p>
藩镇,</p>
其实已经不需要再急着去于皇子之间站队了,无论谁当皇帝,都会去安抚藩镇,所谓的从龙之功,对藩镇而言,吸引力,其实没那么大了。</p>
良久,</p>
正当姬老六差点以为自己父皇似乎睡着了的时候,</p>
帘子内又传来了燕皇的声音:</p>
“平西侯。”</p>
——————</p>
家里有老人离世,需要治丧,接下来三天,可能就没法更新了,望大家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