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家一起吃吧,在船上时辛苦了。”</p>
郑伯爷招了招手。</p>
“谢伯爷。”</p>
“谢伯爷。”</p>
旁边的亲卫又端来了凳子。</p>
诸将们是没客气,也都端起碗筷吃了起来,但却没有一个人坐下来,都是站在桌旁。</p>
很多时候,</p>
身份地位的鸿沟,会很清晰。</p>
它会水到渠成,甚至,不用人去提醒。</p>
少顷,</p>
剑圣叹了口气,也站了起来吃。</p>
他其实是可以坐着吃的,因为在场没人会觉得他没坐下吃的资格。</p>
因为大家伙都清楚,这位剑圣大人如果想,可以将饭桌边的人任选一个一剑刺穿胸膛,被选中的那个,几乎没幸免的可能。</p>
而剑圣之所以不坐下,</p>
原因很简单,</p>
四周的这些将领,相当于是他平野伯的家将了;</p>
公孙志和宫望将孩子都交托给了平野伯,本身就已经自认算是大半个家里人。</p>
主公坐着,</p>
家将们站着,</p>
这理所应当,</p>
而一般而言,陪着主公一起坐着进食的,是……</p>
主母。</p>
剑圣也可以一甩衣袖,不吃了,下桌。</p>
但那样未免过于着相,像是自己很在意这点点气节一样。</p>
再者,刚打了个打胜仗,一扫在船上这么久的阴霾抑郁,也没必要扫大家的兴。</p>
所以,</p>
饭桌旁,</p>
郑伯爷也没再招呼大家伙别客气,坐下一起吃,而是继续很自然地夹菜,吃饭;</p>
其余将领们和剑圣,也是很自然地进食。</p>
“鱼汤好了。”牛东官喊道。</p>
先前战战兢兢的他,在开始做菜后,心境,越发地平稳下来。</p>
四娘亲自端来第一碗鱼汤,放在郑伯爷面前。</p>
郑伯爷端起来,轻轻吹了口气。</p>
这时,</p>
外头有传信兵飞奔而入:</p>
“报!!!!!!!!!梁将军和金将军于正北方击溃来援荆城楚军!梁将军部和金将军部已经分兵,继续前进。”</p>
算算时间,</p>
也差不多了了。</p>
梁程在破城后,就早早地带着一支兵马向北而去。</p>
因为南面是渭河,所以,荆城地界上先前逃跑的军民,也都是向北的。</p>
驻扎最近的一支楚军其反应和动作,必然也是最快。</p>
但当那支楚军向这边救援而来时,路上,必然遇到了一片又一片逃亡过来的军民。</p>
这些军民的叙述中,燕人会如同神兵天降一般,且数目往往会比真实情况夸大很多倍。</p>
这很正常,一来燕人不强大他们怎么会逃跑?二来,在惊慌错乱之下,除非久经战阵经验丰富的探子,普通人,哪怕是普通的士卒,想要短时间内大概摸出一个敌军数目来,也近乎是不可能的事。</p>
这人数一上万,简直就是乌央乌央的,你也没办法上天去俯视,普通军民被裹挟在人潮中,怎么可能数得出来?</p>
所以,虽然传信兵传回来的消息很简洁,但在场的都能脑补出来。</p>
荆城有不少楚人的甲胄旗帜储存,这可比早些时候范家送得多得多了,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p>
所以,当那支最近且紧急赶来救荆城的楚军一边收拢从南方荆城逃来的溃军一边继续向荆城进发时,他们“接收”了伪装成楚军的由梁程和金术可所率领的燕军。</p>
然后,</p>
就被一波流了。</p>
这也是为什么两支大军对阵时,没人敢傻乎乎地将杂牌兵或者炮灰兵放在正中央想当然地去消耗;</p>
因为一旦前面快速崩了,很容易带动自己的中军后军一起崩,连锁反应下来,再优秀的将领也回天无力。</p>
击溃了最近的那支楚军后,梁程又和金术可分兵继续向北进发了,目的就是趁着这个势头,趁着楚人大骇对情况两眼一抹黑之际,争取给他再添几把火,将他搅乱!</p>
只可惜,</p>
没骑兵了,</p>
如果郑伯爷这次是带着两万骑兵过来的,</p>
呵呵,</p>
郑伯爷真敢亲率这两万铁骑在楚人上谷郡扫上一圈!</p>
大捷消息传来,北面形势大好,这意味着短期内,众人不用担心来自楚人的反扑了,无论南北方向,楚人想要组织出反扑的力量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p>
因此,</p>
饭桌旁诸位将领一齐向坐在那里喝着鱼汤的郑伯爷行礼道:</p>
“恭贺伯爷再获大捷!”</p>
“恭贺伯爷再获大捷!”</p>
周围的亲卫和甲士们则举起手中兵刃高呼:</p>
“侯爷威武!”</p>
“伯爷威武!”</p>
喊错的马上改口。</p>
“侯爷威武!”</p>
在这种炙热且喧嚣的氛围下,</p>
郑伯爷将汤碗放了下来,</p>
缓缓道:</p>
“再来碗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