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圣旨和入腹(2 / 3)

魔临 纯洁滴小龙 2594 字 2023-01-07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年轻宦官举起圣旨,</p>

“雪海关总兵平野伯爷郑凡接旨!”</p>

“臣郑凡,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郑伯爷跪伏下来,</p>

其身后,</p>

一众将领全都跪了下去。</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平野伯郑凡,为国戍边,劳苦功高,更有夸功于外之壮举,朕自登基以来,深知赏罚分明,方成规矩………”</p>

这里的夸功于外,指的就是从楚国抢回了公主。</p>

在圣旨里,自然不可能这般写:郑凡你这小子给老子把楚国公主抢来了,老子很爽!</p>

所以,自得隐去,但大家都心知肚明。</p>

“特赐封雪海关总兵平野伯郑凡为成国大将军,赏蛮族进献蛮刀一把………”</p>

那名年轻官员从身后一名随从手里接过一个长盒,主动走到郑凡面前,打开了盒子。</p>

盒子内,躺着一把造型古朴的刀。</p>

蛮族很穷,这是真的,很多蛮族勇士甲胄不全,甚至连箭矢的头子都得用骨头去磨制,但蛮族却有一个极端,那就是蛮族上层用的兵器和甲胄,往往会出人意料的好。</p>

因为蛮族位于东西方的中间,一定程度上,他们可以吸收来自东西方的锻造冶炼结束,然而,因为自身贫瘠的原因,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所以就常常形成这种很是尴尬的局面,盛产宝刀名甲的蛮族,其王庭麾下的金帐骑兵披甲率其实都不高。</p>

“郑伯爷,请接刀。”年轻官员提醒道。</p>

此人面带灿烂笑容,这等热情,让郑伯爷一时都有些吃不消。</p>

但郑伯爷还是点点头,将蛮刀取出,蛮刀很沉,抽出一截来,可感知其森然。</p>

这,确实是一把宝刀!</p>

一直以来,郑伯爷都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兵器,名剑倒是遇到不少,可惜郑伯爷不练剑,否则早就将隔壁剑圣家里拿来垫桌脚的龙渊偷来了。</p>

名刀的话,</p>

郑伯爷倒是知道靖南侯那头貔貅肚子里有一把锟铻刀,乃燕皇所赐国之重器。</p>

知道是知道,</p>

但郑伯爷不敢去偷呀。</p>

现在好了,</p>

自己也有一把了,</p>

虽说不清楚到底“宝”到什么程度,但至少好过自己以前所用的那些刀。</p>

最重要的是,它上头也没镶嵌宝石更没有造型独特,它就是古朴古朴很古朴。</p>

这就很符合郑伯爷的战场美学了,刀嘛,砍人利索就行了,整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不都是累赘么?</p>

见郑凡接刀后,</p>

宦官就继续宣旨:</p>

“赐金甲一套。”</p>

“嗯?”</p>

年轻官员挥手,两个随从抬着一个箱子过来,打开箱子,里头是一件金灿灿的甲胄。</p>

这甲胄,自是不可能是纯金的,纯金的甲胄怎么传出去打仗?</p>

但既然叫金甲,至少有一点可以保证,在正午的阳光下,穿上他,你就是一千甲士之中最耀眼的仔。</p>

郑伯爷小声对身边的梁程道:</p>

“这甲就给你穿了。”</p>

“主上,这可是御赐之物,不好吧?”</p>

“在战场上,你就是我,有什么不好的?”</p>

梁程思索了一下,提出了一个建议,而这个建议,证明梁程确实是在思索在进步自己为人处事方面的修炼,</p>

他道:</p>

“可以给阿铭穿。”</p>

郑伯爷眼睛一亮,道:</p>

“这主意好。”</p>

眼下,正躺在冰窖里被三天浇灌一次还昏迷着的阿铭还不清楚,自己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且金光闪闪。</p>

“咳咳………”</p>

宣旨太监见郑凡居然和身边的一位将领说起了悄悄话,不由得咳嗽一声。</p>

当然,这算不上什么大不敬,因为这可以视为郑伯爷为陛下所赐之物感到欣喜若狂受宠若惊为圣眷在身而感激涕零。</p>

年轻官员则小声提醒道:“伯爷,圣旨还有呢。”</p>

“嗯?”</p>

郑伯爷马上跪好。</p>

宣旨太监继续念道:</p>

“着平野伯于五月半前入京觐见,不得有误,钦此!”</p>

什么?</p>

什么。</p>

什么!</p>

郑伯爷眼睛当即瞪得大大的,进京?</p>

老子刚从楚国回来,你现在再让我去京城?</p>

京城有多远,</p>

怎么说吧,</p>

燕京向东,到马蹄山山脉,算是原本燕国和晋国的边境线,那里,算是晋国的最西边,而郑伯爷现在,相当于在晋国的最东边。</p>

先前郑伯爷入楚,走的是蒙山,出来时走的是镇南关沿线,等于是从楚国的西端走到了东端,现在,还得再在晋国来一场东西长跑。</p>

当然,如果只是跑的话,郑伯爷倒是能接受,现在的他,骑再久的马都不会觉得大腿生疼了,但进京的危险系数可不低。</p>

自己上次进京,就遇到了靖南侯屠灭满门,这一次呢?</p>

这才回家多久啊,又要折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