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p>
听到这句话,靖南侯的眼睛微微睁大了一些。</p>
若是此时六皇子在这里,肯定会喊一声:直娘贼,你又冒金句了!</p>
靖南侯又缓缓道:</p>
“郑守备就不为自己手下想想?”</p>
“回侯爷的话,末将麾下全是蛮兵。”</p>
“蛮兵?”靖南侯来了兴趣,“多少?”</p>
“五百!”</p>
“有趣有趣,用蛮兵去书院拿人,郑守备,你就不怕天下文人非议你有辱斯文么?”</p>
郑凡拱手道:</p>
“读书人最喜欢讲道理,但蛮子之所以是蛮子,就是因为他们不讲道理,用蛮兵对付读书人,当属天作之合。”</p>
“好一个天作之合,且待明日,密谍司的人会去翠柳堡联系你,他们负责拿人,你负责配合他们。”</p>
“谢侯爷栽培!”</p>
左继迁看着身边的郑凡,眼里露出了羡慕之色,得到靖南侯的赏识,绝对是所有南方将领最梦寐以求的。</p>
但一想到怀涯书院,左继迁的眼睛不禁又跳了跳,他不是孤家寡人,他不是孤家寡人啊。</p>
当然了,不接这个军令也就罢了,左继迁是万万不敢说回去后派人给书院报信的,这才是真正的傻子行为。</p>
甚至他还得担心郑凡那边先走漏风声让书院那边有所异动,到时候靖南侯怪罪下来,第一个怀疑的就是他左继迁嫉妒郑守备在背地里使坏。</p>
郑凡和左继迁一起退下去了,在总兵府大门口,郑凡和左继迁告别。</p>
二人都是便装从各自堡寨里来到南望城的,准备离开时,二人的心境却截然不同。</p>
“郑兄,你可知怀涯书院在大燕文人心中的地位?”</p>
“左兄,我们是军人。”</p>
这是郑凡见面后第二次对左继迁说这句话。</p>
第一次说是在左继迁打探朝廷是否有南下的动态时,告诉左继迁,军人不应该和书生一样乱说话。</p>
这一次,言外之意则是,我们是军人;</p>
任何朝代,文武抗衡都是常态,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方压倒西风,身为军人,你不去干文人那你去干嘛?给文人当狗么?</p>
一如乾国那般,武将很多时候都是文官手中带着链子的护门犬。</p>
大燕不是乾国,这一代燕皇和镇北侯要搞大动作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了,只要动兵,只要有战争,军人的作用和地位就会迅速提高!</p>
你干了文人,文人固然会恶你,但你能收获来自军方的好感,这可是一笔划算的买卖。</p>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燕国不是乾国,燕国的宰辅哪怕是从那座怀涯书院里出来的,但他可不敢和现任乾国首辅那般说:“只有在东华门唱出的才是真正的好二郎”这句话。</p>
郑凡从一名靖南军军士手中接过了缰绳,直接策马走了。</p>
留下左继迁站在原地,有些失神。</p>
而在总兵府安静的灵堂内,</p>
靖南侯依旧坐在门槛上。</p>
“侯爷,这里凉。”</p>
一个女人从靖南侯身后走了出来,将自己身上的一件皮草盖在了靖南侯身上,这个女人,脚下穿着一双红色绣花鞋。</p>
侯爷伸手轻轻拍了拍女人的手背,道:</p>
“今日辛苦你了。”</p>
“为侯爷做事,是妾身这辈子的福分。”</p>
“刚刚那两个人,你觉得如何?”</p>
“左家的那个,是个有能力的主儿,但正如侯爷您说的,现如今咱大燕的世家子,就像是腐朽的木头,哪怕刷上再多的漆料,也难以改变其内在已腐的本质,暮气,确实重了一些。”</p>
“那个北地小子呢?”</p>
“许是镇北侯在北地土大王当久了,其府里的人做事也带着一种杀伐果断呢。”</p>
靖南侯摇了摇头,道:</p>
“这个郑守备,查一下。”</p>
“侯爷您的意思是?”</p>
“李梁亭想把他的人塞到南边来,本侯还求之不得呢,最好能把他手下的七大总兵调来两个给我。</p>
这会儿,李梁亭本人就在京城,他李梁亭想安排人,直接给本侯打个招呼即可,但本侯却一点风声都没收到。</p>
这小子,说自己是镇北侯府门下走狗,但他走的不是侯府的路子,去查查,是谁把他运作到这里来的。”</p>
“奴婢遵命。”</p>
“若他真是李梁亭的人,就罢了,若他不是…………”</p>
“侯爷打算如何呢?”</p>
“且先看这小子到底能把怀涯书院的事儿料理得如何吧,怀涯书院的那帮腐儒,吃我大燕的供奉,受我大燕的土地,收我大燕的学生,却一直在宣扬着乾国的什么仁义文化。</p>
这帮吃里扒外的东西,本侯可是忍了他们很久了。”</p>
“书生文人,不都这样么,谈及琴棋书画,都以乾国为最……”</p>
“那本侯就要看看,当我大燕铁骑将那乾国的脊梁再打断一次后,看看还有什么人会吹嘘什么乾国文风无双!</p>
等着吧,快了,真的快了。</p>
本侯要让世人知晓,</p>
琴棋书画,仁义道德,</p>
在金戈铁马面前,半文不值!”</p>
说罢,</p>
靖南侯抬头环视四周,</p>
微微皱眉,</p>
不满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