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砰得一声关上,屋子里传来了少年的惨叫声。
…………寒宫之中,裴语涵每日都会前去落灰阁,问叶临渊三个问题。
除了第一日的三问之外,裴语涵的问题更趋于平和,多是一些修行上的疑问。
诸如「剑当在生中取,还是死中求。
」诸如「剑当如何养意。
」诸如「剑招创立之初,当立生死还是分胜负?」每日的问答结束之后,裴语涵都会干干净净地叩拜师父,然后离去。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数月。
而某一日的午后,一只羽毛鲜红的大鹤飞离了寒宫,载着两位神仙似的人乘风远去,远离人间,不知何向。
俞小塘看着那只远去的大鹤,满脸羡艳之意。
对着钟华憧憬道:「以后我也要养一只大鹤。
」钟华想了想,笑道:「养鹤难度有点大,可以先养只大白鹅。
」俞小塘想着大白鹅在剑场上一扭一扭跑动的场景,嘟着嘴摇了摇头,「我怕养鹅的话哪天忍不住把它炖了。
」钟华问:「你前些日子不是一直在和师祖学剑么?怎么样了?」俞小塘道:「学了三四分吧,我一直觉得师祖有些……不近人情,而且不太会教人。
」钟华道:「可能是你笨。
」俞小塘瞪了他一眼:「师父都说,放眼整个天下,我都算得上是天才了。
而且如今我学了师祖亲传的剑,今后肯定前途无量的。
」钟华笑道:「那下一次试道大会,你夺个魁回来?」俞小塘道:「那是自然,像你这样水准的修行者,在我现在看来就是土鸡瓦狗。
」钟华也不恼,笑着拥住了俞小塘的纤腰,道:「那我这个土鸡瓦狗要来好好教育一下小塘了。
」俞小塘挣扎了一下,道:「放开我,现在是白天……」钟华在她的侧靥上亲了亲,将她拉拉扯扯地向着房间走去。
俞小塘忽然道:「我听说摧云城下文书了,说想要他们的少主回家?」钟华冷哼道:「那些墙头草,如今浮屿倒了,没靠山了,就想着傍上重新振兴的剑宗?」俞小塘说:「可那终究是你家人啊。
」钟华仰头望天,沉默片刻,最后道:「没事,先不回去,吊着他们,那时候追杀得我们这么苦,哪有现在老老实实回家的道理。
」俞小塘哦了一声,挣脱开他的怀抱,道:「我先去练剑啦,师祖虽然走了,我也不能马虎呀。
」钟华道:「随便练练就好,别像你那个二师弟一样练剑练痴了。
」俞小塘叹息道:「我们剑宗就我们几个弟子了,大家对我那么好,我不想让大家失望。
」钟华笑道:「剑宗弟子哪里少了,如今山下排着好长的队呢。
」俞小塘扶着额头,道:「不是竖了块不收徒的碑了吗?那些人还不走?」钟华道:「要不我去赶人?」俞小塘摆了摆手,「没事,晾着他们就好。
」钟华笑道:「是,大师姐。
」俞小塘白了他一眼,不由回想起夜里两人在床上的时候他总喜欢喊自己大师姐,彷佛那样很……刺激。
但是她总是不愿意喊他小师弟。
这是她心里很禁忌的称呼。
小师弟,小师弟……小塘现在过得很好,你也好好的啊。
……而落灰阁中,裴语涵正在抄书。
笔缓慢地落着,细细将一笔一划落满了整张白纸,那些字迹最初还透着凌厉的剑意,写到后面越发圆润工整,好似簪上宣纸的一朵朵小花。
她抬起头,眯着眼看着红鹤远去的影子。
然后重新低下头,在纸上落字。
第一笔有些歪。
她轻轻叹息,搁下了笔。
这场师徒的重逢很是短促,除了每日的三问,两人甚至没有说过太多的话。
五百年未见的重逢就是这样吗?这和她想的不太一样。
但是她内心深处却没有太多的遗憾。
或许是因为在先前,她已经经历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师徒重逢了吧。
调整思绪之后,她重新开始抄书。
书是随意选的,书上的句子她也没有完整读过,她只是单纯地抄每一个字,亦或者细到每一个笔画。
写字可以静心。
心静才能修行。
这段日子里,她除了指导三个弟子练剑之外,便是在落灰阁抄书。
她一直静坐窗畔,蹙眉的次数越来越少,眸子里喧嚣沉淀,越渐清静。
写到后来,她也不再抄书,她开始自己写书。
其间有自己的剑道感悟也有这些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而有些她不愿回想的事便避而不提。
有时俞小塘会趁着师父不在的时候偷偷跑进来看她写的东西,她发现师父的笔锋之间已然见不到丝毫剑意的锋芒,吓得她几乎以为师父要弃剑了。
时间就这样简单温和地过着。
她有时会搁着笔发呆,目光望向了很远的地方,像是在想什么事,什么人。
春风越渐和煦,积雪消融,寒意随着春溪碎声而去。
一直到最后一缕春风消逝,天气转而温热。
艳阳高照里,裴语涵恍然发觉,夏日已经来了。
她用镇木压住了纸,走出了昏暗的阁子,光线一下子泛滥地落了下来,她抬起袖子遮着光,踩着自己的影子一步步走着。
鹤唳声陡然响起,划过天穹,在青云之上留下红色的孤影。
裴语涵抬起头,望着盛大天光下,那离去的红鹤,它飞过寂静的山岚和醒来的人间,它远远飞去,云深不知处。
她没有怪师父的不辞而别,甚至想着,是不是自己天天去提问,把师父给问烦了。
接着她像往常一样跪伏了下来,对着师父恭敬行礼。
然后她平静起身,向着寒宫外的青山秀林中走去。
山间四时的风景她已经看过了百年,但是怎么看似乎都不会厌倦。
光影寂寞的密林外,池水清澈见底,洒落的光斑模煳地漾开,水纹间粼粼闪耀着碎银色。
裴语涵缓缓踱步,临波而立。
触目所及之景都是回忆。
百年风停雨落,如今景色妩媚,青山依旧。
心中难免慨叹。
这天傍晚,俞小塘推开窗,忽然望见了西边的天空上挂着一道极美的烟霞。
她又发现,那绮丽的烟霞像是会分娩一般越来越多,一道道地铺陈在天上,如七彩绒羽的孔雀在夕色中璨然开屏。
她下意识地推门而出,循着烟霞的方向仰头跑去。
她停在了一处山崖之外,怔怔地看着眼前的画面,竟是痴了。
烟霞之下,青山之上,流云如缕。
一个衣裙如雪的女子立在暮色里轻柔挥动着手臂,如握着一支无形的笔。
整个天穹便是她的画纸。
绛红色的霞光里,落日漾着流火的光色,连绵的山岚都成了漆黑的剪影,女子清丽的背影同被拉得很长很长。
俞小塘就站在她的背影里,痴痴地望着白裙飘飘的女子。
漫天的霞火都是她信手拈来的风景,轻轻挥袖间便是霞光万丈。
她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这一道道霞光都是剑意。
原来师父无时无刻不在修剑。
原来世间竟有这么美的剑意……那些剑意铺满了她的视野,她再也望不见其他东西。
看着看着,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她忽然对着裴语涵的身影跪了下去,哽咽地喊了一声:「师父。
」裴语涵转过身,对着她温柔地笑了笑。
她身后是肆意汪洋的烟霞,其下更是千千万万的人间烟火,而这回身一笑却不在烟火之间。
她一身白裙,沐浴霞光,却没有一道霞光沾染上她的白衣。
那一刻俞小塘有一种错觉,彷佛站在青山上的已不是自己的师父,而是一个路过人间的仙子,涤去了尘埃亿万,随时都要御剑乘风飞去。
等俞小塘回过神来的时候,裴语涵已经来到了她的身前,将少女扶了起来。
「师父……」俞小塘回过神,由衷道:「师父的剑真美。
」裴语涵温柔地笑了笑,她拉起俞小塘的手,朝着寒宫走去。
俞小塘仰头看着她的脸,微笑道:「师父,我好久没看到你这么开心了。
」裴语涵笑了笑,「谢谢小塘。
」俞小塘忽然低下了头,道:「师父,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