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敌我峙外将疑养寇(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已然年过半百的韦津在一旁拢着袖子眯眼,好似睡着了一般。

他之前就是民部尚书,后来为了给樊子盖挪地方,被老杨迁为中书侍郎。眼下樊子盖死了,就又给他按在了民部尚书的位置上,还加了个“代”字,搞得格外闹心。

所以这位老臣眼下根本就是在混日子,反正交代给他的活他就凑合着干,没交代的,权当是看不见。

眼见这一个两个的表情各异,都揣着自己的心思,相对还算单纯的皇甫无逸便抬脚上前,准备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

他没那么多的个人情感倾向,只觉得王世充的要求并无不合理之处。谁家打仗不死人了?死人了可不就得补充?

可不等他说话,站位最末的卢楚却是小跑着超过了他,笑眯眯的拱手道:“回禀殿下,臣下倒有个法子!”

“嗯?”

众人的目光尽皆看向这位跑去函谷关溜达一圈儿,又跑回来的右司郎。皇甫无逸想了想,刚抬起的脚又缩了回来。

只要有人给出主意,他倒不在意风不风头的。

小卢同学巴巴的赶着回来,非要留在杨侗身前,目的就是在关键时刻露脸。在他看来,难得一群阁老大员都不在,此时不巴结上位,什么时候巴结?

“卢卿有何良策,不妨明言!”杨侗抬了抬手臂。

“殿下,各位,”

卢楚清了清嗓子,有些严肃道:“自古两军作战,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今岁几次大战,先有杨太仆一万府兵渐成十万大军,又有瓦岗与河北联军愈剿愈盛,何也?盖因二者皆收降溃兵,化为己用!眼下既然王使君上奏兵力不足,殿下不妨下一诏令,准他效仿太仆,收拢降兵……”

“不可!”

不等他说完,元文都已是愤声打断。

“酸儒之见!”

后者怒指卢楚,瞪着眼睛气咻咻道:“此举,岂不给那王世充养寇自重之机!便是太仆,也因麾下兵马过甚而遭陛下猜忌,你这……”

“慎言!”

上首的杨侗敲了敲桌面,没好气的瞥过元文都,意有所指道:“圣人断无猜忌杨太仆之意!带他幸江都,那是念他年事已高,不忍他战阵辛劳,尔等莫要胡乱猜测!”

“呃,喏!是臣下孟浪了!”

反应过来的元文都心下一凛,再不敢多言。

而杨侗沉吟了一翻,也有了计较,便商量似的询道:“不如就依卢卿所言,准王卿招降兵自用,但要加个限制,不能超过两万之数。另外,皇甫将军,寡人再许你一万禁军,随同驰援王卿。不知诸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