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从数据上看,华国去年的基建费用是5.6万亿华币,相当于8670亿夏元,但华国的国土面积,可是坎尼亚的十几倍。

这么算来,陆宸在基建工程上耗费的资金,比华国还要夸张。

当然,这也是坎尼亚的基建实在是太差了,陆宸不得不花大力气整治。

有人可能疑惑。

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搞基建,岂不是便宜了坎尼亚人。

实际上完全不是。

陆宸的基建工程费用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铁路网络、高速网络、通讯网络等几个方面。

而这些工程,全都是为了陆宸麾下的势力服务。

水利工程是为了寰宇农业公司服务,铁路网络和高速网络,则是为了文明科学城的工业提供原料,包括寰宇贸易公司的海上运输和空中运输,主要都是为这个服务。

通讯更是不用说,陆宸刚来坎尼亚的时候,这个国家只有一条海底光纤,国内通网率不到1%,只有索格里和其他城市的富人聚集区才能享受到网络服务。

而现在,陆宸麾下各个势力,包括最偏远的矿业产区,都能接受到5G网络。

在网络通讯方面,华国都比不上他。

毕竟华国政府还要考虑到经济效益,陆宸则是直接连通5G,因为T-1型机器人虽然能自主工作,但大型工程建设,还需要统一的调配指挥,在这方面,必须得借助人工智能的能力。

目前,陆宸手下的人工智能也开始出现了详细的划分。

除了玲这种无所不会、无所不能的万能人工智能外。

其他的人工智能基本上都是玲的初始状态复制体,其中包括用于智能无人工厂的制造智脑、用于医疗体系的医疗智脑、用于工程建设的建设智脑等等。

这些人工智能,都在专业化的领域不断学习、进步。

目前,要数最先复制出来的智能无人工厂的智脑最为先进,其次就是工程建设的智脑。

因为人工智能的先进程度和数据有关,从事专业类的工作时间越长,接受到的相关数据就越多,也就越先进。

这一点,和人类很像。

这半年多的时间,是陆宸在坎尼亚发展变化最大的半年。

因为有了人工智能和T-1型机器人,再加上陆宸掌握的资源,坎尼亚每一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