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背杀(3 / 3)

烽皇 瑞根 1617 字 2023-01-11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得不承认袁无畏的分析极为精准,对淮右的心态也掌握得很到位。</p>

“老七,你说给成德军从背后一击,如何做到?”袁怀庆抚摸着下颌,微微沉吟道。</p>

“尽起骑军,从陈州与颍州交汇处渡过颍水,然后沿颍水东下,予其一击!”袁无畏胸有成竹的道。</p>

河朔军远来,其要放出斥候,也应当主要对西对难,难以想到己方会从陈州方向穿插而来,突袭之下,彻底击溃甚至歼灭这支远来之师当在情理之中。</p>

袁怀庆尚未搭话,袁文樑已经接上话头:“庆伯,七哥所言有理,河朔军绝难料到我们会从陈州南下,我愿率骑军担此任!”</p>

……</p>

风萧萧,车辚辚。</p>

赵文山的成德军几乎是迎着朝阳踏入颍州地界的。</p>

跨过亳州只用了两日时间,而且还是在鹿邑休整了一日,淮右方面在鹿邑为成德军准备了足够的粮秣草料以及必要的甲胄武器,使得成德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补充,以防在进入颍州之后万一遭遇蔡州军袭击能够最大限度的反击。</p>

这种可能性很小,淮右的斥候已经满布颍州,和颍州斥候一道严密监控着已经攻占沈丘的蔡州军。</p>

成德军准备沿着颍水东岸而下,而淮右水军第一军也已经上溯过了颍上,正在向汝阴进发,准备在汝阴或者汝阴以上的某一处河段接应成德军。</p>

梅况甚至连军议都没有参加完就连夜赶回了水军船队,对于一个小天位高手,一夜赶上一两百里地不是问题。</p>

进入颍州也就算是踏入战区了,收到了来自淮右水军的通报之后,赵文山也有意识的让军队放慢了脚步。</p>

长途跋涉千里,对于成德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路上掉队的人不少,伤病数量占到了一成左右,但是成德军还是坚持了下来。</p>

一方面是前往淮右美好的愿景生活吸引着沉沦已久的成德军,另一方面淮右在沿路的安排后勤补给保障也让成德军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劳损过度,许多伤病士卒能够及时得到救治,每到一处都能有较好的安顿,加上一路行来尤其是在大梁境内基本上无需担心遭到袭击,所以这种情况下才能使得成德军能支撑到现在。</p>

这支成德军是由两军合并而成的,四千人左右,但是目前进入颍州时已经只剩下三千五百人左右,其余四百余人基本上都掉队,只能随后慢慢跟来。</p>

赵文山和另一军指挥使方涵是结义兄弟,赵文山是骑军指挥使,而方涵是步军指挥使,在成德军中,骑军指挥使地位高于步军指挥使,所以这一路行来,便是赵文山为主,方涵为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