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在按摩床上,许秋盘点收获:
最优的聚合物体系是P10,器件效率被他优化到了9.70%,具体的实验条件为:
总浓度20毫克每毫升,给体/受体比为1:1.5,溶剂为氯仿,喷涂法,转速3000r.p.m.,不添加溶剂添加剂,150摄氏度热退火10分钟。
这次,最优的溶剂反而是氯仿,但因为沸点低,无法采用加热溶剂的热涂法。
而氯苯溶剂的条件下,将溶液加热到90摄氏度,采用之前的热涂法,效率为9.48%,略逊于氯仿溶剂。
此外,反应时间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并不大,P12的最高效率也能到9.62%,条件与P10的体系相仿。
可惜,最终的效率卡在9.70%,不上不下的。
还差临门一脚,就能冲上10%。
想到这两天的实验经历,许秋突发奇想:
要是模拟实验室中能有个人能帮他做实验就好了。
于是他便问道:
“系统,能不能把我复制进去,帮我做实验?”
【当前权限等级不足。下次进阶任务完成后,即可实现类似的功能。】
许秋立刻来精神了,本来只是随口一提,居然还真的可以。
就是还要先完成进阶任务,进一步提升权限等级。
不过,只要目前这个成果不被其他课题组截胡,发一篇一区的文章问题不大,进阶任务的完成指日可待。
他仔细回想,之前他四项基础技能的熟练度提升到四阶后,算是科研之路入了门。
系统就解锁了两项重要的功能,周常任务和模拟实验室。
这次要是能够发表一篇SCI一区文章,也算是在科研之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系统就再次解锁一项新功能。
要知道学校对博士的毕业的要求,也不过是一篇一区而已。
事实上,就算魔都综合大学,也有九成以上的研究生发不出一篇一区一作的文章来。
……
周日下午,许秋返回邯丹校区。
陈婉清在帮他做一些材料的基本表征,主要是用实验室内的现有仪器,测试材料的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曲线。